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

ID:32984574

大小:326.3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8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_第1页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_第2页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_第3页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_第4页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21卷第10期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l.21No.102011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何建坤(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北京100084)摘要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也受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严峻挑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和减缓CO2排放,GDP的CO2强度下降速度为世界瞩目,但由于工业化阶段GDP快速增长,CO2排放仍呈增长快、总量大的趋势。我国把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实现绿色、

2、低碳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的含碳率,中近期以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为主要目标,到2030年前后要努力使CO2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适应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长期减排目标下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和形势。“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强化措施,进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建立CO2排放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积极推进碳交易市场机制,这也将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的重要着力点。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战略;CO2减排;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206;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10-0040-09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10.007自1992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倡导可持续发展20年在这20年期间内,单位GDP的CO2强度下降了57%,同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期发达国家下降幅度平均不到30%,世界平均也只有[1]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15%左右,我国在

4、节能和减缓CO2排放方面所取得的成但由于中国底子薄、资源禀赋差、生态环境脆弱,又处于工效世界瞩目。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但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使我国在应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另一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严峻的挑战。我国处方面,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我国也面临节约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由于GDP较快增长,能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缓碳排放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源消费和CO2排放呈现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1990-国需要把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

5、对气候变化密切结合,2010年,GDP增长7.3倍,CO2排放总量也增长3.1倍,成走出中国特色的以绿色、低碳为重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能源消费量由1990年9.87亿tce[2]路。增加到2010年32.5亿tce,增长3.3倍。人均CO2排放量1990年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已经超过世界1中国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平均水平,每年CO2排放增长量占世界增长量的一半以势与挑战[1]上。控制能源需求和CO2排放总量较快上升的趋势仍1.1中国节能和减缓CO2排放的形势与挑战是艰巨任务。我国坚持节

6、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建设我国能源领域技术进步显著,能效快速提高,主要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放在能源战略中的耗能产品能源单耗每年以1.5-2.5%的速度下降,供电煤首位,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90-2010年,我国GDP年耗近10年下降50gce/kWh,2010年平均供电煤耗已下降均增长率为10.45%,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6.14%,以到335gce/kWh,超过美国的平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0.59的能源消费弹性,支撑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重化工业和高能耗产业的快速发展,抵消或

7、减缓收稿日期:2011-09-02作者简介:何建坤,教授,博导,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系统工程与应对气候变化。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0JJD630011)。·40·何建坤: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6]了技术进步导致的GDP能耗强度下降的趋势。这也是达到100亿t左右,其后仍将有缓慢上升。即使2030年[3]“十五”期间GDP能源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十一后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实际排放需求仍将远高于全五”期间,我国加大了节能降耗的

8、工作力度,2006-2010球减排目标下的人均排放水平。因此碳排放空间的短缺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亿t,炼钢产能6800万t,水泥产会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4]能3.3亿t,淘汰小火电机组7200多万kW。同时努力一。因此,我国向低碳发展转型将面临长期艰巨的任务。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