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创造思维

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创造思维

ID:33016475

大小:5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创造思维_第1页
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创造思维_第2页
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创造思维_第3页
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创造思维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创造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创造思维如何构建全新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使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符合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要求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要素。一、创新教学目标要指向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要全面,要做到认知目标、情意目标、技能目标等方面的内在统一。3.目标要有弹性,即能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性的空间与时间。4.以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发展作为重点目标。二、创新教学内容组织要得当1•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和结构性的统一。2•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要规划好,要举一反三,对教材内容有时可改变程序,适当改

2、编,使之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三、创新教学模式的选择运用选择方法的标准,一要符合学生特点;二要符合学生实际;三要符合教师个性,力戒千篇一律;四要以“掌握创新”为主要原则,科学化、艺术化、个性化地运用教学方法;五要评价手段多样化,可以自评、互评,也可师生评价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现代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开放式教学。课堂教学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才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生才会热情高涨、主动参与。首先,教师要把爱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要把信任的目光洒向每一位同学,尊重他们,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其次,要相信

3、学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见解,要激励学生去发现或挖掘独特的见解,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激励性言语的评价。再次,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是想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要对学生宽容点。差异总是会存在的,在学生答题不完整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还要适时地给予点拨、启发。2•活动式教学。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3.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通常是采用“发现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注

4、意培养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学生在课堂上对图形或实验的观察都很感兴趣,缺点就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采用边观察边提问的方式,从而让学生注重观察,久而久之,学生能体会到观察带来的收获和兴奋,会自然而言养成观察习惯。2.注意培养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动手,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和环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动手参与的机会和动脑思考的课堂环境,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操作去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也得到了发展。而且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

5、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它能挖掘出比常规认识更深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训练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这有这样才能达到引发学生思维发散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知识是思维的基础,丰富的知识、正确的理论是思维的重要依据。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人的第六感,创造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灵感是人在科学或艺术创作中的高潮时,突然出现的、瞬时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具有丰富的知识,但若没有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就不能产生

6、灵感。灵感不是灵机一动、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勤奋思考才能达到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境界。也就是说,对欲解决的中心问题,要经过反复、艰苦、长时间的思考,只有进行超出常规的过量思考引起质的飞跃,才能促成灵感的产生。在数学思维中灵感的出现,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在人脑的"屏幕”上留下的痕迹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但却能使人茅塞顿开。灵感的闪现,是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或将其记录留下,就会“时若丢失,机不再来”。所以,当灵感来临时,为了防止它稍纵即逝,教师必须提示学生做好跟踪记录,抓住灵感到来的机遇。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

7、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