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ID:33021363

大小:57.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9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_第1页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_第2页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_第3页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_第4页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棧骨远端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橈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像学改变,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橈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的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改变。结果术后4周时,手术组的Jakim评分结果高于非手术组患者(P60岁;(2)手术组:橈骨远端骨折诊断明确,A0分型为B型和C型骨折,手术治疗,年龄>60岁。排除标准:(1)非梯骨远端骨折或者不符合纳入标准;(2)合并急性传染病、高热、骨髓炎、骨结核、病理性骨折;骨恶性肿瘤者;(3)合并心、脑、肝、肾等其他系统

2、严重疾病者;(4)妊娠或者哺乳期的患者,合并有精神病者,不能配合相关调查者。剔除资料不全、不配合疗效评价的患者。两组的临床资料见表1。1.2治疗方法手术组采用经皮克什针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非手术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或者夹板外固定。1.3评价方法统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24周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结果及功能恢复情况。初步分析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楼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恢复情况。分析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和橈骨高度变化情况。临床功能评分采用Jakim评分[2]和Cooney临床疗效评价

3、方法[3],其中握力评分采用Cooney评分方法,握力满分25分,畸形评分采用满分Jakim评分中的方法,满分3分。Cooney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功能评分60分,影像学评分4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5〜79分为可,65分以下为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具有动态分布的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P0.05)o2.2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功能评分情况见表3。术后4周时,手术组的Jakim评分结果高于非手术组

4、患者(P0.05)o2.3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影像学评分结果见表4O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影像学评分结果显示,手术组得分显著高于非手术组(P0.05)o治疗后2〜24周,手术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橈骨高度均显著大于非手术治疗组的患者(P正常尺偏角20〜25°,当橈骨远段发生骨折时,楼骨茎突向近端倾斜,尺骨相对增长,导致尺偏角减小。腕关节纵向负荷传导时应力中心从橈侧转移向尺侧,导致尺侧的负荷较重,造成下尺橈关节活动不稳定不协调,损害尺腕关节,促使挂接退变。尺偏角的减小主要是导致握力下降、腕关节尺偏功能下降。而非手术治疗长期的外固定导致不能

5、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橈侧伸肌支持带、软组织、肌腱等均会发生挛缩,加重了尺偏角的改变[5,6]o在本次研究中,手术组治疗后的尺偏角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而非手术组患者低于20°,也说明手术患者一方面能够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一方面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从而达到较好的后期功能恢复。正常橈骨远端的高度为13〜15mm。当橈骨发生骨折时,远端的骨松质使骨质容易发生压缩,骨量减少,不能支撑远端的关节面,因此不能达到完全复位或者复位后未牢固固定都会导致橈骨缩短。大多学者都认为橈骨缩短是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橈骨缩短导致下尺橈关节解剖以及对应关系

6、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下尺橈关节和橈腕关节不协调,关节面的应力改变,增加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张力,最终导致下尺楼关节不稳定,影响关节功能。橈骨缩短造成尺骨相对增长,改变负荷的传导方式,尺骨的负荷增加,造成关节疼痛和软骨退行性变,导致腕尺侧及综合征。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在治疗后橈骨的高度均有恢复,但均没有达到正常范围,但手术组恢复后的高度大于非手术组。这可能也与手术复位后能够达到更好的解剖复位有关,另外手术内固定以及其他固定方式均能牢固固定。橈腕关节由橈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关节盘的下面形成关节窝,与舟、月、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联合组成的关节头共

7、同构成,属于椭圆关节。关节囊薄而松弛,附着于关节面的边缘,周围有韧带增强。橈腕掌侧韧带和橈腕背侧韧带分别位于关节的掌侧面的和掌侧面。尺侧副韧带连于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橈侧副韧带连于橈骨茎突与舟骨之间。橈腕关节可作屈、伸、收、展以及环转运动,其中伸的幅度比屈的小,这是由于橈腕掌侧韧带较为坚韧,使后伸的运动受到限制,另外,由于橈骨茎突低,在外展时与大多角骨抵接,因此,外展的幅度比内收的小。有研究显示,橈骨远端骨折的部分患者合并有三角软骨复合体的撕裂,而这是导致下尺橈关节不稳定、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原因。三角软骨复合体的尺橈韧带在维持腕

8、关节运动时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橈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的静态力学发生改变,橈骨缩短,周围韧带和肌腱发生卡压,导致腕关节发生静态失衡。而当腕关节活动时又造成动态失衡,增加了骨折的移位,造成腕关节稳定性下降。早期的有效复位对后期腕关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