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

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

ID:33024583

大小:55.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9

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_第1页
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_第2页
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_第3页
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_第4页
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难点摘要:由于应用题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有一点的距离,导致学生对应用题“谈题色变”,或者没有兴趣;也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结果,而对学生的理解过程不重视,导致学生不能完全地掌握解题方法;另外,由于应用题的“类型化”严重,学生思维往往过于定势,导致在遇到新的题型的时候不知所措,或者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能够掌握,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却望而却步……本文就上述出现的一些情况,从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笔者的一些见解。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

2、50-1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推理及创新能力。应用题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可以说谁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学习主动权,就会学得轻松,事半功倍。而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的应用题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解答的规律和方法,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如何有效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难点时,我做了如下一点探索:一、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感觉应

3、用题难学的学生当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应用题没有学习兴趣,可见,没有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所以在笔者看来,想要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首先就要吸引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兴趣。小学时期的应用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对于学生所学的计算方法予以考察、验证,学生对于应用题没有学习兴趣,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计算,而是搞不清楚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应用题的实质所在,应用题的实质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在生活中对所学的计算方法予以运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逐步吸引,对于简单的计算题,学生往往能够很简单地答

4、出来,比如45的2/3是多少?他们很容易算出来,之后我就将题目就行改编:融入到应用题当中,比如一年级一班的学生有45人,二班的学生数量是一班的2/3,求二班有多少学生?我就告诉题目,其实题目的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慢慢读题,就会理解的。再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比较注重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引进,同时对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比如今天节日,超市打8折,妈妈买东西一共花了32元,如果不打折,需要花多少钱?进而引导他们:八折即80%,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数乘以80%等于32,那么这个数是多少?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入手,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解题

5、过程的引导计算结果可以说是小学数学的一个最终答案,教师在批改作业或者是考卷的时候,往往是看一个结果,而不重视解题过程,而在笔者看来过程要比结果重要的多,在教学中也一样,我们不能过于重视结果,而更要重视学生对于解题过程的理解程度。如上面所述,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注重将应用题简单化,以此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便于解题的完成。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往往不止一种,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于不同解题过程的引导,比如这一题目: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

6、米?首先,可以先求两辆汽车各行了多少千米,再求两辆汽车行驶路程的和,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55X5=275(千米)另一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45X5=22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75+225=500(千米)综合算式:55X5+45X5=275+225=500(千米)。其次,可以先求出两辆汽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再乘以相遇时间,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两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55+45=10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00X5=500(千米)综合算式:(55+45)X5=100X5=500(千米)。

7、再者,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相遇时间,就等于两辆汽车的速度和。由此可列出方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x4-5=55+45;x=100X5;x=500。三、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于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涉及应用题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予以合理、准确的运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涉及,以便学生能够接触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知识,扩展知识面,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准确使用。总的来说,小学时期的应用题主要有:比较法解应用题,还原法解应用题,代换法解应用题,用面积法图解应用题,用列表法解应用题等

8、,当然不同的类型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接触的,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去学习、体会,针对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