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

ID:33153257

大小:59.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1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_第1页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_第2页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_第3页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_第4页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学校党建论文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简论张莉摘要: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愈来愈大,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显得日益重要,因此,该课程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高校可从理论实践教学等教育内容体系改革入手,以专业教师参与等途径来保障教育的实施,并以学生、学校、企业等多维度检验教育成效,以此帮助学生尽早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满足社会、企业所需,成功就业,实现自我。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作者简介:张莉,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浙江宁

2、波315100)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5年研究课题(SGXS215031)的成果。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6)02-0090-02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背景职业生涯规划,简称职业规划或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在对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评、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优缺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确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编制相应的学习、培训等行动计划,以及在时间、步骤等方面做H

3、{行之有效的安排。现今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他们职前准备不足,职业素养有待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全国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从2011年的660万到2015年的750万,持续猛增了近100万,这就意味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就业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高校发展,新设专业数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在与日俱增,面对本科生、研究生比比皆是的形势,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

4、就更大,就业难问题就更加凸显。2.高职学生职前准备不足。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讲,大学生活是单纯而安逸的,但一旦踏人社会,走人职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生理的适应、心理的适应及专业技能的适应,而这些能力除了先天的之外,更多的是需要职前的准备,所谓“有备无患”。从现状来看,尤其是高职学生,自我认知不够清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性格等较难准确评价;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到实习岗位或工作岗位,不能及时做到自我的角色转换,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顺利

5、进入职场;多以自我为中心,更趋利益化,无法较快适应单位的专业技能,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3.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化程度提高的社会需求。众多的用人单位不但参加诸高校所举办的各类招聘会,而且主动与高校取得联系并合作,参与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及职场培训等工作,甚至为学校提供相关的师资和信息。同时,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亟需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生们需要专业的老师、丰富的信息资源、科学的方法等为他们在生涯的发

6、展过程中“保驾护航”,顺利完成到职业人的转变。4.社会重视程度提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也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也正是如此,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党和政府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突出其重要位置,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包括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两方面内容,而教学方式不仅需要传统的理论教学,还需要不同形式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接触岗

7、位,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一是理论教学的创新。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生,理论基础薄弱,所以课堂理论学习对高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稳固基础,才能有所发展。第一,专业渗透,重视知识的力量。大学生所学知识很多,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讲,专业知识尤为关键,这样才能具备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胜任本专业相关或其他工作。高校应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只有将专业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方向,合理定位,科学制定目标,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最终达到顺利就业。第二,课堂迁移,重视实践的力量。

8、在当今注重实操型人才的社会,高校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教学时,可以把课堂“迁移”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并结合“人际沟通”“演说家”等针对某项就业能力提高的选修课,帮助学生直接了解、掌握该专业、岗位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及专业知识以外的各项通用技能,以便达到用人单位的各种要求,应对职场的多种状况,实现人职匹配。第三,素质强化,重视内省的力量。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