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齐飞,传统共创新一色》

《知识与能力齐飞,传统共创新一色》

ID:33166089

大小:71.3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2-21

《知识与能力齐飞,传统共创新一色》_第1页
《知识与能力齐飞,传统共创新一色》_第2页
资源描述:

《《知识与能力齐飞,传统共创新一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知识与能力齐飞,传统共创新一色——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政治试题第39题赏析江西金太阳教育科学研究所乐金才2011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全国卷和各省市单独命制的高考试题也新鲜出炉。本人通过对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政治试题的分析发现,该套试题很好地贯彻了考试大纲“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试题在保持连续稳定的同时,又注重了改革创新;试题既重点考查了主干知识,也注重对解题能力和学科综合素质的考查。这一特点在该卷第39题中得到了特别明显的体现。欣喜之余,突然联想到了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于是将其移花接木、牵强附会过来,

2、就成了“知识与能力齐飞,传统共创新一色”。细想起来,我认为该题的呈现特点竟然与此句高度吻合。不敢独享,邀您共赏。【高考真题】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出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

3、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答案】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4分)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4分)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2分)(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答案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4分)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4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4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4分)【答案】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1分)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1分)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1分)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1分)【名题赏析】高考试题的命制必

5、须完整涵盖立意、情境、设问三大要素。而该题从知识、能力、传统、创新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命制要求。一、考查知识纵观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在突出“能力至上”原则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基础知识尤其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本题借助妈祖文化,考查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等主干知识。从宏观来说,整个《文化生活》都是在讲文化的作用,本题是从狭义上论述妈祖文化的作用。按照教材的顺序,第(1)问的答题2要点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文化丰富精神生活;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第(2)问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是运用这部分最基本的知识分析说明问题

6、。高考试题的终极目标都是对能力的考查,但都是建立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之上。如果考生基础的主干知识不够扎实,将很难得出正确答案。二、落实能力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秉承的基本原则就是“能力至上”,这一原则贯穿了试卷中的所有试题,每道试题都呈现出考试大纲对考生提出的四个方面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求分析妈祖文化对人的作用,须根据材料中“弘扬妈祖信俗蕴含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精神纽带”的有效信息,调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各民族对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知识分析原因。第(2)问要求根据设问“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7、,可从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反作用等方面分析出妈祖文化绵延不绝、不断发展的原因。第(3)问要求依据第(1)问解读的信息,调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传承、文化交流的基本知识,提出具体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考纲中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能力至上”的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三、继承传统本题依然沿传统的命题方式即以“背景材料”的方式命制,题型与设问也符合近几年高考的一贯命题模式。第(1)问属于原因类的问答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