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生活史教学

关注社会生活史教学

ID:33171208

大小:51.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关注社会生活史教学_第1页
关注社会生活史教学_第2页
关注社会生活史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注社会生活史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注社会生活史教学长丰县下塘中学刘礼菊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是三大主要板块,其中有关社会生活史的内容较少。在教学实践中,该部分教学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社会生活是一面镜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最终要通过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来。因此,历史教学中关注社会生活史教学,还历史以“血肉”,以完整的“面容”,使历史真正“活”起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就目前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生活史教学谈几点体会:一、社会生活史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史实的感悟,形成价值判断。在《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教学时,两个平行班我尝试了两种教学方案:方案一突出知识陈

2、述。方案二则更关注对事实的价值判断。授课结束后,我就本课内容制定了一个调查问卷表,以期分析两种方案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无多大区别。但是在关于近代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出现的初始反应认识上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显然与两种教学方案的实施直接相关。方案一的学生知识陈述的学习较多,真正有意义的学习较少,从而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提升与感悟;而方案二的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情绪体验较多,将知识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真正达到教学教育的目的。二、社会生活史的教学应从社会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折射出观念变化的原因。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日常的礼仪、仪式能从不同层面反映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一般

3、民众很多时候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接受和体现生活观念,我们可以透过这些礼仪形式窥见民众思想观念变迁的轨迹,进而深层次挖掘变迁的原因。比如在对“民国时期城市中传统婚姻向现代婚姻变迁”教学时,通过对具体情形梳理,从而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深层差异,展示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从旧式婚礼向新式婚礼、集体婚礼的改变,不仅仅是仪式改变,更重要的是婚姻性质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深刻的。此时引导学生深层分析原因,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便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三、社会生活史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史观。“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会对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课程

4、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分析生活变迁,培养多种史观。首先,社会史观。分析一种历史现象一定要结合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与时代特征。其次,文明史观。在人类历史演进中,很多行为和行动方式的冲突本质上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比如,近代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开始断发易服。每种文明都有其优劣,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甄别,汲取有益营养,为现实服务。再次,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提倡“全球化历史化,把历史学全球化”,它将不同社会间的竞争、碰撞、交流、融汇以及力量对比作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动因加以描述。这种史观运用到社会生活史

5、教学中会有更多的启示。比如,印第安人吃面包、中国人吃玉米和甘薯,《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黄金的描述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神往……这一切生活现象都与一个因素相关,那就是地理大发现。总之,社会生活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嗅觉”,学会多维度地挖掘社会生活史所蕴藏的社会规律和文化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