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厌学分析与对策

浅析农村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厌学分析与对策

ID:33178845

大小:6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1

浅析农村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厌学分析与对策_第1页
浅析农村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厌学分析与对策_第2页
浅析农村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厌学分析与对策_第3页
浅析农村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厌学分析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厌学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农村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厌学分析与对策凤凰县第三中学滕伍军政治中一电话:13467984901邮编:416202我校在二0一一年度的贫困生工作中,对贫困生中的留守儿童的厌学方面作专门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本组通过对贫困生中的留守儿童的个别谈话、主题班会或主题团会等各种渠道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分组搜集材料: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来自学校和老师,还有社会。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帮助孩子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应合理调整教育行为,纠正子女的厌学心理。那么贫困生为什么产生厌学心理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对贫困生留守儿童厌学情况的分析我校进入

2、七年级留守儿童都有厌学心理。在学习上,他们的学习成绩比较差,有的读到四、五年级了还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会写作文,阅读能力差,字体书写不工整,不能端正学习态度,对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特别是五年级50%的留守儿童学习劲头不高,常有旷课、迟到进网吧等现象。学习自觉性差。那么留守儿童为什么产生厌学心理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父母监督教育而失去自控能力,即缺乏家庭良好的教育导致心理问题严重,存在行为缺陷,并且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形成或转化的时期,而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没有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与引导,这样就使他们的性格容易变得内向、孤僻、胆小

3、怕事不合群,有的暴躁自卑,有的自私骄傲自大等,对生活对学习不感兴趣。留守儿童多数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甚至由亲戚代为监护,这些监护人年纪都较大,他们本身也许是文化水平较低,能力有限,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做任何指导,心理上不能有正确沟通与教育,每天仅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对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甚少,往往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走向放任自流或过分宠爱。还有监护人打骂孩子现象使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整天蒙在阴影里产生恐惧心理。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抚慰、沟通与温暖,很容易造成儿童心理压抑,形成不健康心理,对学习产生厌倦。(二)道德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加上因缺乏良好

4、的家庭教育,不听监护人管教。在学校表现为常常违规违纪,上学常迟到旷课,对老师说慌,常与同学打架。严重的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混在一起,迷恋网吧游戏厅。造成留守儿童产生道德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与引导,导致逐渐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监护人有时监护不到位不及时,对于留守儿童的小小错误不采用正确的沟通教育与控制,让其行为任意发展。所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往往一时把握不住自己,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有“偷盗”行为。总之,经调查可知,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存在问题,是非观念淡薄,思想品德滑坡,在家不尊敬长辈,待人没礼貌;在校违反各种规章制度,有“读书无用论”思想。生活中有攀比现象。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与

5、世界观,模仿成年人喝酒吸烟打群架,甚至存在敲诈勒索行为。(三)社会问题我校是乡农村中学,现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市场地开发,各种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不断投入市场。比如黑网吧、游戏厅等在农村不断出现。由于乡下治安环境管理较差,这些黑网吧、游戏厅违反国家规定,允许留守儿童随便进出甚至收留孩子过夜,提供各种生活方便,让孩子通宵达旦地上网玩游戏,导致留守儿童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迷恋而不能自拔。留守儿童的自律能力、自控能力薄弱,无法抵制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容易使思想品德出现偏离,行为出轨迷恋网吧而无心学习。(四)学校教育虽然国家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但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本身存在着缺陷,心理出

6、现问题,社会管制不严等各种客观原因,使留守儿童在心理思想行为发展上都存在着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各方面素质地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引导,需要老师的沟通与抚慰,需要同龄人的帮助和交流。但由于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备条件较差,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较薄弱,出现学校与监护人缺乏沟通或无法沟通的现象,致使不能让学校与家庭形成双管齐下形成共识管好留守儿童,出现教育缺陷。 (五)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在小学都出现了厌学,到初中来,课程多了,学习知识难度大了,他们对读书的情绪是烦中更厌。加上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只看名次,搞得孩子身心整天处于身心疲劳状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厌烦甚至恐惧心理。在重

7、压之下,孩子的学习能快乐吗?厌学的现象能不增加吗?  (六)家长,及监护人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关心家长在外打工,忙着找钱,三两年回来一次,有的小孩一两岁,父母就出去了,连自己的父母长的什么样只是摇头,对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会去问谁,问了爷爷奶奶,他们只好说,明天去问老师,问了老师;又被老师说:“你上课到哪儿去了?”小孩在家没出意外事,有的父母不会主动给家里打电话,有的父母没给家里寄一分钱,从来没有过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