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实验上机作业

数值实验上机作业

ID:33209642

大小:1.69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2-22

数值实验上机作业_第1页
数值实验上机作业_第2页
数值实验上机作业_第3页
数值实验上机作业_第4页
数值实验上机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值实验上机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值实验课程上机作业研开发x班xxx201x212xxx一、题目要求某油藏采用正五点井网注水开采。取其中两个相邻注采单元区块,长800米,宽400米,有2口采油井和6口注水井,如图所示。生产井注水井W1W2W3W4W5W6W7W8(一)油藏地质概况油藏中含有2个油层,前期地质研究给出的储层参数分布如下:(1)油层顶界深度。2口油井井点均为2000m,6口注水井点均为2020m。(2)油层厚度。第一层:油井井点均为13m,水井点均为10m。第二层:油井点为10m,水井点为8m。油层与地层厚度之比即净毛比为1.0。(3)孔

2、隙度。第一层:油井处φ=0.25,水井φ=0.23;第二层:油井φ=0.22,水井φ=0.20。(4)渗透率。第一层:油井K=110mD,水井K=70mD;第二层:油井K=90mD,水井K=60mD。两个油层之间不渗透。(5)其它油藏物性参数及流体性质跟示范算例相同。(二)油藏开发概况(1)生产井单井产液量52m3/d,注水井单井注水量60m3/d,注采井都在两层射孔完井,同时开始注采。(2)油井投产前进行了酸化和压裂。(3)开发过程中发现油藏非均质性较强,生产井W1和W2的压力、含水率不均衡,影响了开发效果。(4)该

3、油藏单元区块5年生产历史数据见大作业(2)附件。(三)要求使用数值模拟教学软件或商业软件完成如下工作:(1)依照地质研究资料建立上述油藏单元的数值模型。要求网格尺度取5米~10米。(2)根据开发动态资料和生产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历史拟合。主要包括各生产井的产水量(或含水率)及所有井的井底流压。(3)预测该油藏单元现行开发方案第8年末生产指标,包括总体产油量与含水率、各生产井累积产油量与含水率、各井井底流压,以及油藏内压力、饱和度分布。(4)根据油藏存在的问题,(在保持油藏总体注采液速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设计调整方案,

4、从第6年初开始对该油藏的开发过程进行调整,以期改善开发效果。(5)预测调整方案第8年末生产指标,包括总体产油量与含水率、各生产井累积产油量与含水率、各井井底流压,以及油藏内压力、饱和度分布。(6)将调整方案与现行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并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四)作业完成形式1.内容为综合分析报告及历史拟合后的油藏模拟数据体;2.打印纸质版加封皮装订,2017年5月31日之前上交。数值实验课程上机作业研开发x班xxx201x212xxx二、建立数值模型在本次研究中,油藏长800米,宽400米,在此基础上运用Eclipse

5、E100建立模型。模型采用块中心网格,平面网格步长DX=DY=10米的均匀网格系统,纵向上2个小层DZ通过插值获得,数值模拟模拟的网格数为80×40×2=6400个。由于该油藏具有一定的非均质性,且已给的参数只是井点附近的参数,所以为了更好的表征油藏的物性参数,需要对油层顶界深度、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进行离散处理,本文中采用了surfer软件中kriging插值方法对这些参数进行了离散处理。其结果为如图1、2所示(鉴于篇幅,仅以顶深图为例):图1顶深离散处理数值示意图(a)图2顶深离散处理数值示意图(b)其它油藏物

6、性参数及流体性质应用示范算例中的值。孔隙度、始渗透以及厚度离散结果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鉴于篇幅,孔隙度渗透率仅展示第一层)。其中各个井点的坐标为:W1:(20,20)W2(60,20)W3(1,1)W4(1,40)W5:(40,1)W6(40,40)W7(80,1)W8(80,40)数值实验课程上机作业研开发x班xxx201x212xxx图3渗透率示意图图4孔隙度示意图数值实验课程上机作业研开发x班xxx201x212xxx图5各油层厚度示意图三、历史拟合所谓历史拟合就是用油田实际生产的动态数据资料,通过油藏

7、模拟试运算,来检验和修正油藏的地质模型,同时弄清油藏内部压力和流体动态分布状况,使计算机模型与实际油藏保持一致。模拟使用的模型应当与实际油藏是相似。若描述油藏的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数据与控制油藏动态的实际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则将导致模拟结果出现严重失真。所以,应根据历史拟合的结果不断地进行参数的调整。历史拟合的主要对象及内容为:(1)储量:修改h,φ,Si等;(2)含水率:,,,,K,,,等;(3)生产汽油比:修改,,等;(4)压力:修改K或采液指数。其调整的一般原则是:(1)当计算结果和实际的动态参数不相符合时,首先应检查

8、所使用的数学模型是否符合油藏实际情况。(2)在拟合某些动态参数时应分析所用的数值方法是否合适。(3)历史拟合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油藏地质特点的认识和多项资料的齐全准确程度。(4)要掌握油藏物性参数对所要拟合的动态参数之间的敏感性,了解前者对后者影响的大小,拟合是可能挑选较为敏感的油藏物性参数进行修正。数值实验课程上机作业研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