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

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

ID:33236992

大小:65.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2

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_第1页
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_第2页
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_第3页
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_第4页
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_第5页
资源描述:

《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音乐论文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许潇尹[内容提要]木偶戏在我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乐俑”,用于“驱鬼娱神”。宋末元初,木偶戏开始传入海南岛,临高人偶戏便是其中一支,却又独树一帜,因为它采用了“人偶同台共演”的表演模式。围绕这一表演模式,临高人偶戏发展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为其他木偶戏所无。临高人偶戏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奇特的表演艺术被誉为‘世界少有,中国一绝”。但如今,因为受多元化的娱乐及时

2、尚的流行歌舞冲击和影响,临高人偶戏跟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已陷入后继乏人的濒危困境,传承与发展急需保护。本文从人偶戏的艺术特点、地域文化以及人偶戏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通过小区域民间艺术的研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关键词]临高/人偶戏/非遗/海南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5)03-0063-4海南省临高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沿海,面积1317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有独特的地方语言,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临高县历史悠久,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有

3、人偶戏、临戏、渔歌、舞龙、舞狮等。2003年荣获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有多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临高人偶戏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海南独有,被誉为“世界少有,中国一绝”。一、人偶戏的发展历史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偶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有史料记载临高人偶戏起源于南宋末期。在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的古时候,临高先民为了求神拜佛驱鬼除邪时,端人型杖头木偶于肩膀,男巫女巫唱答为戏,而后逐步演变成人偶戏,当地人称之为“佛子戏”。据临高县非遗传承人陈和成老艺人于197

4、9年献出七代珍藏的10个老木偶中,有4个头部明显刻有“康熙”年号的标志,头像造型生动形象,雕刻十分细致,多姿多彩。说明临高人偶戏在清康熙时期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清康熙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临高人偶戏也达到一个发展高潮。史记当时人偶戏最兴旺时期在临高县就有刘采风、王香发、曹大锣、吴四龙等近40个人偶戏班。故《海南省志》载:“清康熙年间,土戏班最盛行,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土戏。”可见人偶戏在清康熙年间已非常盛行,就是到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较大规模的人偶戏班还有10多个。日本侵华时期至解放前夕,也还有庆

5、祥班、和成班、明记班等13个戏班。建国后,人偶戏得到当地政府重视,成立了“临高县木偶戏团”。我国著名的戏剧家田汉先生于1962年到临高县采风,在当地观看特有的人偶戏演出后,不禁称赞人偶戏为“稀有品种,不同凡响,表演灵动,唱腔动听”。并赋诗云:“椰子林边几曲歌,文兰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田汉的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文艺工作者。但人偶戏在“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的摧残,戏班被迫解散,禁止人偶戏演出。可是禁而不止,一些民营人偶戏班到处“打游击”到农村演出,人偶戏的火种得以保存。1978年恢复临高县专业人偶戏

6、团,当时就出现万人空巷争看人偶戏的盛况。一些木偶世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间民营戏班多达38班,由此可看出人偶戏和临高人民结下的不懈之缘。人偶戏从民间求神驱鬼的宗教形式发展到一种临高人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这中间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过程,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质的飞跃时期应以第一个人偶戏班在一个叫松柏村的地方组建为起点。松柏村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村民皆为吴姓。据史料记载,临高人偶戏的第一个戏班就在景色优美的小山村里诞生,戏班的班主叫吴二央。目前,村里最老的老人叫吴思牙,现年87岁,是一位有6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年轻时就一直担任

7、村里的生产队长。据他回忆,小时候就听说每年春节过后,吴二央的戏班都要在村里从初二至十五连续演十四个晚上的人偶戏,年十六才开始到外地演出。这个习俗延续了很久,至于什么时候停止谁也无从考证。只是松柏村现在的习俗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都连续几场上演人偶戏,为的是纪念吴二央戏班,也就是敬戏神。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当今的松柏村别说是戏班,就连从事人偶戏艺术的人一个都没有。吴思牙老人说前人留下的好几箱偶像和道具,土改时大部分被烧掉,剩下的一点点又在“文革”期间被烧殆尽。现在的村子里除了农历十五请戏班演戏敬戏神的习俗外,已见不到一点点的人

8、偶痕迹。真是沧海桑田,世道沧桑。尽管如此,谁也不能否认松柏村在临高人偶戏发展历史上的功绩。二、人偶同台的奇特表演艺术人偶同台表演艺术是海南临高人偶戏区别于其他木偶戏最奇特的表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戏种之一。其它的木偶戏舞台一般都设有布障,演员在布障后面手擎木偶演出,观众只看到木偶见不到演员。临高人偶戏却不同,不设布障,人与木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