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

ID:33256858

大小:13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3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_第1页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_第2页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_第3页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_第4页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高等教育学论文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杨艳生(赤峰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小群体教学法是当前高校正在探索的崭新教学模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教学对比研究等方法,在公共篮球课教学中进行小群体教学模式实验,对技能教学模式和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术、学习兴趣、同学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群体教学式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也

2、为高校篮球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小群体教学模式;篮球;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09-03终身体育是人健康的基石,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主要保证,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与兴趣发挥这重要作用,甚至对毕业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理念都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小群体教学模式作为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通过实验和理论剖析,研究和探索其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显然具有可

3、操作性和积极的促进作用.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小群体教学模式在2012级1、2班学生公共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大量的文献收集与筛选,了解合作学习的最新成果,了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本文的撰写提供重要参考.2.2.2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对丹东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专家、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听取意见和建议,为论文专业准备第一手实证资料.2.2.3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需要,运用:spssll.5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2.2

4、.4教学实验法2.2.4.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对比技能教学模式与小群体教学模式,将实验后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术、学习兴趣和同学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群体教学式的教学模式的优势.2.2.4.2实验对象及时间安排随机抽取2012级2个班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采取小群体教学模式授课(42人).另外一个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授课(42人),共84人.从2012年3月-2012年6月进行实验,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2.4.3实验结构2.2.4.4测试指标为了保证实验的效度,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进

5、行测试,经过T检验,保证两组学生情况相同具有可比性.A、身体素质测试实验前对30米往返、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原地纵跳和一分钟跳绳等学生基本身体素质项目进行,并采用统一的工具测试,测试数据表明两班身体基本素质无显著性差异,测试结果如表1.B、机能素质测试实验前测试两组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机能指标:肺活量、安静状态下的心率,P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前两组学生的机能无显著性差异.C、专项技术评定对样本进行T检验,P大于0.05,说明两组学生的篮球专项技术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要求:D、问卷情况统计2.2.4.4实

6、验的实施过程小群体教学模式班级教师教学授课基本规程: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小群体教学模式教学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小群体模式教学组和传统模式教学组学生在经过半年的篮球选项课实践后,代表身体素质的五个指标:30米往返跑、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原地纵跳、一分钟跳绳试验后的结果如上表,分别与实验前进行比较得到差值,从表中可以看出每项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一分钟跳绳和原地纵跳的提高幅度很大,这和篮球这个项目特点有关,也说明这两种教学模式在提高身体素质方面有相似效果,对

7、身体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2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基本技术影响为了更好的探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篮球技能的影响,对实验前后的两组学生技术技能水平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7.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项标准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实验班投篮达标成绩从实验前1.60到实验后的4.71,技评成绩也比实验前高出很多,经过检验T检验实验班的成绩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原地定点投篮的平均数4.71、3.21和7.79、6.55显示,相应的标准差两组对照显示出不同,T值经过检验查表得出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进

8、行篮球个人组合技术教学中传、接球、半场运球上篮、全场传接球上篮、持球突破和曲线运球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班,从下表来进行分析.分析原因:运动技能形成的初期,技能的学习者本身很难察觉自身的动作情况,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篮球课,帮助学生对自己练习情况的不断反思,使学生一开始就有详细了解,再加上教师与小组成员共同的检验与反馈完成动作技能熟练化.在小组的活动中,每个人角色不同,对新技术的形成产生迁移,运用每一个小组成员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