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 (3)精品医学ppt课件

肝吸虫 (3)精品医学ppt课件

ID:33333941

大小:6.58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2-24

肝吸虫 (3)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肝吸虫 (3)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肝吸虫 (3)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肝吸虫 (3)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肝吸虫 (3)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吸虫 (3)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吸虫Trematoda南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冯金荣jinrong532@163.com吸虫概论吸虫(trematode,fluke)在分类学上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吸虫种类繁多,已发现的吸虫有上万种。对兽类、家畜和人体具有重要致病作用的吸虫均属复殖目。重要吸虫名称寄生部位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肝胆管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小肠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肺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门脉系统吸虫概论(一)吸虫纲主要形态特征1.成虫外形:呈叶状或长舌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不分节;2.附着器官:具有口、腹吸盘;吸虫概论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姜片虫3.消化系统:退化,有口无肛;口→咽→食管→

2、左右两个肠支;无体腔;4.生殖系统: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血吸虫除外。生殖系统最发达,代谢最旺盛;(一)吸虫纲主要形态特征吸虫概论(二)生活史特点1.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需要1-2个中间宿主,是生物源性蠕虫。2.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螺蛳)。吸虫概论(二)生活史特点3.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4.基本发育过程相似:卵→多种幼虫(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进行世代交替:有性生殖(终宿主)+无性生殖(中间宿主)吸虫概论(二)生活史特点5.囊蚴为感染期:大多为囊蚴,经口感染;6.保虫宿主:广泛存在,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吸虫概论华支睾吸虫Cl

3、onorchissinensis肝吸虫概述(中)华支睾吸虫(C.sinensis):简称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又名肝吸虫,可以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即肝吸虫病。人感染本虫多是生吃或半生吃鱼肉所致。概述1874年McConnell在印度加尔各答解剖一例病死的华侨木匠尸体时,在胆管内首次发现本虫,且成虫睾丸树枝状分支(枝),因而命名为中华支睾吸虫(C.sinensis)。睾丸肝吸虫成虫华侨尸体概述1908年在我国广东发现华支睾吸虫病人,以后陆续在汉口、北京、沈阳、香港、广西和上海等地发现本病例。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病也长期流行,在1975年的西汉古

4、尸中也发现了华支睾吸虫卵。已有24个省、市和自治区有本病流行。2K多年前的西汉古尸华支睾吸虫成虫一、形态(一)成虫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虫体大小为10-25mm×3-5mm附着器官:口吸盘,腹吸盘消化道有口、咽、食管及两支肠管,肠管末端为盲端15一、形态1.成虫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前后排列于虫体后端1/3处,呈树枝状分支,故称支睾吸虫。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子宫、卵黄腺等。子宫盘绕而上,内含大量虫卵。(肝吸虫)成虫玻片染色标本(肝吸虫)成虫(活)(二)虫卵1、形状:形如芝麻或灯泡2、大小:29×17µm,为常见蠕虫卵中最小的3、颜色

5、:黄褐色4、卵壳:较窄一端有卵盖,盖周围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一小疣5、内容物:毛蚴一、形态虫卵扫描电镜图一、形态(三)幼虫毛蚴呈卵圆形,周身有纤毛一、形态(三)幼虫肝吸虫雷蚴雷蚴袋状,有微弱的活动力肝吸虫尾蚴一、形态(三)幼虫尾蚴烟斗状,分为圆筒形的体部和弯曲的尾部肝吸虫囊蚴一、形态(三)幼虫椭圆,黄褐色(138×115µm),囊壁两层,透过囊壁可见口/腹吸盘及含有大量黑色颗粒的排泄囊,活囊蚴具感染性宿主吞食含华支睾吸虫活囊蚴淡水鱼、虾成虫虫卵尾蚴后尾蚴经胆管壶腹逆胆汁流动方向移行经总胆管到达肝胆管/穿过肠壁或循血流经腹腔→肝胆管内经口毛蚴,胞蚴,雷蚴100D第一中

6、间宿主(豆螺,沼螺)肌肉,鳞,鳃23D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1M±下水(在人体外发育)(在人体内发育)囊蚴在消化道经胃蛋白和胰蛋白酶作用囊内逸出后尾蚴后尾蚴♀♂同体受精,♀产卵,(1600-4000/日)平均2400±随胆汁→消化道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囊蚴二、生活史(一)生活史图解成虫(肝胆管内)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十二指肠内)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入水循胆汁逆流而上二、生活史(一)生活史图解人体内人体外经口顺胆汁华支睾吸虫生活史虫卵毛蚴尾蚴囊蚴童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第二中间宿:淡水鱼在螺体内经胞蚴、雷蚴、尾蚴等阶段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成虫寄生

7、于肝胆管内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沼螺豆螺肝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淡水鲤鱼科类野生小型鱼类淡水虾麦穗鱼(Pseudorosboraparva)感染率较高淡水虾保虫宿主1、成虫寄生在,人是其__宿主猫、犬等哺乳动物为重要的___宿主2、第一中间宿主:3、第二中间宿主:4、感染阶段:5、感染途径与感染方式:二、生活史(二)生活史小结34三、致病(一)致病机制:1.成虫分泌代谢物及机械刺激→胆管上皮及周围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虫体聚集→胆管阻塞→胆汁瘀积→阻塞性黄疸。2.胆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胆管炎、胆囊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