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如何结合

读写如何结合

ID:33350623

大小:109.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读写如何结合_第1页
读写如何结合_第2页
读写如何结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写如何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写”如何“结合”王栋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作文的过程,是激发思维、召唤情感的过是儿童最早的学习不得不靠这样一点一滴的程,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是一种“发现自我”或积累。“精神觉醒”,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较之于中儿童的“读写结合”,首先可能还得解决学生,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相对有“读什么”的问题。限,思想情感和心理感受也比较单纯,随着积和“营养学”原理一样,儿童阅读的,应当04累的丰富和体验的增多,他们也会逐渐有自是好的文本,比如,在起始阶段,适合接触语己的逻辑,有自己的观点。热爱写作的儿童,言简洁、表达清晰的短文,或有趣的

2、故事。由他们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感悟力明显要强。于儿童生来有模仿能力,这些阅读文本便很现今的小学教育,对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可能是他们写作的“指南”,有可能逐步形成认识上已没有太大的分歧;但是,读什么、写他们的基本判断习惯,故而这类选择从一开什么、怎么写,一些教师仍然感到缺乏明晰的始就不能错。又由于儿童有基本的感悟力,理念和可行的措施。“读”与“写”的关系无法接触到真善美的事物,便会产生心灵的触动,分割,这是常识;然而,到了具体的教学环节,会形成永不磨灭的记忆,所以,一些美好的童教师对此仍有着不同的认识。话故事的结尾———“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写作

3、者不可能没有阅读的积累,所谓“读活”,对于儿童而言是多么的重要!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我童年时,几乎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曾有过许多教训。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这样教诲。当年,我们的我们那一代人读小学时,已经不主张读童话,阅读是不可能“破万卷”的,那个要求太高。特别是外国童话作品,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已于是,我们对能写好作文不抱什么希望,只能鲜有今之所谓的“真善美”。当年由于政治运“现炒现卖”———看了什么文章,就模仿它的动多,语文课本的革命题材也较多,脱离生基本内容或是结构;甚至更少,仅模仿它的结活、思想单一。1958年,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尾或是

4、某句抒情,“也来那么一下子”。现在值逢“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高潮,看来,那种模仿,是最初级的“读写结合”,但我们每天能看到的就是满街的标语、口号。2012年第3期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本刊特稿上学或放学路上,同学们一边走一边大声地“例子”是不够的。从“写”的要求出发,如果读这些标语、口号,至今不忘。在记忆力最好仅仅能模仿某篇“例子”,这样的“读写结合”的岁月,我们过多地接受了这类“语言”,作文效果有限,很可能会出现全班学生用同一格中的空话、大话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式、模仿同一题材的现象,唯一的差异,往往我们那一代人的发展之所以走了

5、许多弯也就是语言表达是否清晰生动。如此训练,路,除了政治运动的干扰,更由于在那样的环非但使教学变得无趣,更值得警惕的,还可能境下,思维逐渐僵化、语言开始板滞,这就进会培养出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的学生。我一步制约了语文能力的发展。对那个时代不太主张这种过于“紧密”的“读写结合”。有“过来人”的状态作分析,可以发现,仍然是阅些小学同行习惯用一种方法,即课堂上学了读的差异,导致了思维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不什么课文,马上就照猫画虎般地练一练,现学同的人格和学养。在那个时代,热爱文学、视现用,“立竿见影”。这种方法,对一部分学生野广阔的儿童,即使同样处在苦

6、难之中,比同固然会有用,比如掌握肖像描写或是景物描龄人的承受能力要强。因为除了共同的社会写的路数,学习写一组排比句,写一个完整的生活环境,他们个人多了一个阅读的世界,在动作,等等;但与此同时,也会无意间把功利那个世界里,可以有自己的精神寄托,能够找的阅读观传递给学生。为什么要那么急切地到自己的精神偶像,因此,视野比一般人开“结合”呢?真正有价值的收获,也许会在未阔,境界比同龄人略高,克服困难的能力自然来的某一刻自然出现。因为“悟”要靠积累,05不同一般。“悟”的程度也不可能一样,能不能在形成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语文定的积累之后再启发

7、学生“用”呢?教育是有利的———思想的开放和物质的丰也许很多语文教师的困惑也在这里。教富,首先体现在阅读领域的开拓与发展。现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的阅今可供中小学生使用的课外读物,是有史以读积累,学习经典作品,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来最丰富的。然而奇怪的事也出现了,在功关键在于课堂如何“落实”,即采取什么样的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大批儿童把最宝贵措施。的时间用于学习“艺术特长”,参加各种竞赛在初中阶段,仍然有“读写结合当堂练”,与考级,目标很“专一”———为今后升入名校由于学校生源不同,教学程度缺乏可比性,在准备“敲门砖”,而放弃了最

8、重要的阅读积累,起始年级,针对某些教学班的实际情况,适当殊为可惜,也很可悲。地安排一些当堂训练,是可以的。我感到困目前对儿童阅读的讨论范围,已不限于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