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

ID:33360706

大小:7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5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试题本卷150分,分第Ⅰ卷和第Ⅱ卷,150分钟完成。须在答题卷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佚(yī)之狐媵(yìng)嫱揽茝(chǎī)逢(páng)孙B.忤(wǔ)视央浼(měī)变徵(zhǐ)罪愆(qīān)C.皮辊(gǔn)优渥(wò)祚(zhà)薄拔擢(zhuó)D.襜(chān)帷汗涔涔(cén)潦(liáo)水纶(guān)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郭风致断章取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寒战

2、揩油锱铢必较百尺杆头,更进一步C.蜉蝣迄今韬光养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D.嫉恨蹩脚灼灼其华糜不有初,鲜克有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表演围绕“中原”“南阳”“农业”三大特色展开,演员们绘声绘色地表演把华厦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绎得非常到位。B.历史上因贪腐而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虽说值得注意,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流风余韵绵绵不绝,令人遗憾不已。C.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从支持《新青年》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倒有几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情景。D.据报道,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将用数据反戈一击,澄清事

3、实,恢复公司的信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B.《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来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D.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任务。5.下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

4、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③②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5、薜宝钗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宝玉还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这话恰巧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红楼梦》B.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吴国。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蜀军,顺利渡江,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最终被俘不降而死。《三国演义》C.觉民的性格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他性格温和稳健,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但他也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的时候,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最终和琴收获了胜利。《家》D.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还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

6、士”“君子”,让他们为社会服务,即“学而优则仕”。《论语》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学习: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节选)现实中,本来是为了完善人、提升人的学习却被仅仅当成了获取分数、学历、文凭、证书的手段,成为获取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的工具,学习视野中的人被遗弃了,学习非但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与完善,反而成为奴役人的手段,人在学习中寻找不到快乐,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正当人类在惊叹科技的神奇、享尽科技带来的繁华与便利之时,科技的负面影响却悄然而来,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威胁等问题逐步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扰乱了人们的

7、生活秩序,这种状况愈演愈烈,直至演化成社会和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诺贝尔奖获得者P·克鲁芩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人类世”。成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认为,“人类世”的意义在于提醒人类:“人的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质营力,对于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和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已经引起了地球环境一些不容乐观的变化,正在加剧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因此,我们人类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引起大的人为的自然灾害。”11这绝非危言耸听,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人类面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