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ID:33381824

大小:11.03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2-25

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_第1页
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_第2页
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_第3页
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_第4页
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PE1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姓名:顾咸庆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肿瘤学指导教师:王东201205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PEl在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摘要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30年生存改善并不明显。目前85%以上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常用的三种方式。随着放射肿瘤学的不断发展,放疗已经逐渐成为多种类型恶性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肺癌单独放疗的疗效是令人失望的,部分肿瘤会因放疗抵抗出

2、现局部控制失败,更重要的是肿瘤对放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目前许多研究表明放疗可能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其机制之一与血管生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有关。放疗可以同时刺激多个信号传导通路,改变VEGF等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在残存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的表达。此过程可能涉及多个基因,但具体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放疗联合多基因多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的新方向。APEl具有DNA损伤修复和氧化还原等多种功能,是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上游基因。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已经证实APEl对骨肉瘤血管生成具有调节作用及APEl在肺癌中表达增高和亚细胞定位改变与化疗抵抗有关。因此,我们

3、推测APEl对肺癌血管生成和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可能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首先检测APEl与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PEl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然后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人肺腺癌A549细胞APEl和VEGF表达与放射线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利用Ad5/F35一APElsiRNA抑制A549细胞APEl表达,研究APEl在放射诱导A549细胞VEGF表达和对内皮细胞迁移及微血管形成能力影响中的作用。研究目的1.探讨APE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与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分析APEl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靶点的可

4、能性;2.探讨APEl在放疗诱导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3.探讨以APEl为靶点抑制放疗诱导肺癌血管生成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APEl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APEl和VEGF表达,并测定MVD,分析APEl、VEGF与MVD的关系,并分析三者及常见临床病理因素与DFS的关系。2.肺癌细胞APEl和VEGF表达与放射线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采用8MVX射线分别给予A549细胞2、4、6、8、10Gy单次照

5、射,照射后48hWesternblot检测各组A549细胞APEl蛋白表达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蛋白,以及照射后24h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VEGFmRNA,分析A549细胞APEl和VEGF表达与X射线照射剂量的关系。3.Ad5/F35一APElsiRNA抑制放射诱导肺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采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5/F35一APElsiRNA感染A549细胞,照射后48hWesternblot检测APEl蛋白表达验证APEl抑制情况,再分别给予8MVX射线2、4、6、8、10Gy单次照射,照射后48hELISA方法检测细

6、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8MVX射线4Gy单次照射Ad5/F35一APElsiRNA感染和未感染A549细胞,照射后24小时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VEGFmRNA水平,用同样处理后48h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与HUVEC进行Transwell双室共培养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观察APEl在放射线照射A549细胞诱导HUVEC迁移及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1.APEl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APEl、VEGF在NSCL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77.94%和66.18%。APEl表达与性别、

7、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VEGF表达和MVD值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APEl与VEGF、APEl与MVD和VEGF与MVD均呈正相关(r=0.369,P=0.000;r=0.256,P=0.003:r=0.387,P=0.000)。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APEI、VEGF、MVD与DFS密切相关(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VEGF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2.肺癌细胞APEl和VEGF

8、表达与放射线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WesternBlot显示不同剂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