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课件_1

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课件_1

ID:33388362

大小:7.14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8-05-25

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课件_1_第1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课件_1_第2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课件_1_第3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课件_1_第4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课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课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学习目标掌握:药物跨膜转运的特点;简单扩散的规律;药物的体内过程;首关消除;肝肠循环;一级/零级速率及特点;主要药动学参数的定义与意义。熟悉:药物在不同酸碱环境中解离度的计算;血浆蛋白结合型药物的特点;药酶与药酶的诱导与抑制。了解:房室模型;时量曲线;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浓度。BoundFreeFreeBoundLOCUSOFACTION“RECEPTORS”TISSUERESERVOIRSSYSTEMICCIRCULATIONFreeDrugBoundDrugABSORPTIONEXCRETIONB

2、IOTRANSFORMATION代谢物第一节药代动力学的生物学基础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要达到作用部位,必须跨过具有类脂质的生物膜,所以亦称药物的跨膜转运(transport)。(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药代动力学的生物学基础(二)药物的转运方式药物要达到作用部位,必须跨过具有类脂质的生物膜,所以亦称药物的跨膜转运(transport)。可分为非载体转运和载体转运1.非载体转运(passivetransport)包括滤过和简单扩散,多数药物按后者进行转运。药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不需载体、不能逆差转运、不消耗能量、无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现象。1

3、.非载体转运(non-carrier-mediatedtransport)滤过(filtration,水性扩散):小分子药物可直接通过生物膜的膜孔(水性信道)而扩散。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药物依照脂溶性通过细胞膜,又称脂溶扩散。药物有解离型(离子型)和非解离型(分子型)两种互变形式:解离型药物,极性高,脂溶性小,较难扩散;非解离型药物,极性低,脂溶性大,易扩散。简单扩散顺差转运不消耗能量无需载体无饱和性无竞争性简单扩散的条件:脂溶性、解离度、浓度差。绝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均有解离型与非解离型,后者脂溶性高。现以弱酸性药物为例说

4、明(H-H方程)HAH++A-Ka=-lgKa=-lg=-lg[H+]-lgpKa=pH-lgpH-pKa=lg[H+][A-][HA][H+][A-][HA][A-][HA][A-][HA][A-][HA]10pH-pKa=即当pH=pKa时:[A-]=[HA]弱碱性药物则相似10pKa-pH=即例:丙磺舒(弱酸)pKa=3.4,在pH=1.4的胃液中及pH=7.4的血浆中,解离型与非解离型的比例分别是多少?胃液中:101.4-3.4==10-2=1/100血浆中:107.4-3.4==104=10000/1[A-][HA][非解离型][解离型][解离型

5、][非解离型][BH+][B]pKa:是指弱酸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pH值。[HA][A-][HA][A-]简单扩散的规律1.弱酸药在酸性体液中,或弱碱药在碱性体液中的解离度小,药物易通过生物膜扩散转运。2.当生物膜两侧pH值不等时,弱酸药易由较酸侧进入较碱侧,弱碱性药则易由较碱侧进入较酸侧。如弱酸药(巴比妥类、阿司匹林)和弱碱药(吗啡、利血平)。3.当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弱酸性药在较碱侧的浓度大于较酸侧;弱碱性药在较酸侧的浓度大于较碱侧。如细胞外液(pH=7.4)较细胞内液(pH=7.0)为碱,所以弱酸药在细胞外液中浓度高。4.强酸、强碱及季胺

6、类化合物可全部解离而难以跨膜转运。2.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transport)1.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又称逆流转运特点:①逆差转运: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②需载体:细胞膜为转运提供载体;③消耗能量;④具有饱和性、竞争性。主动转运逆差转运消耗能量需要载体具有饱和性具有竞争性2.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ussion)顺差转运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具有饱和性具有竞争性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BoundFre

7、eFreeBoundLOCUSOFACTION“RECEPTORS”TISSUERESERVOIRSSYSTEMICCIRCULATIONFreeDrugBoundDrugABSORPTIONEXCRETIONBIOTRANSFORMATION代谢物二、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非血管内给药时,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分为机体方面的因素和药物方面,但以口服最为复杂。药物方面:机体方面:1.胃排空与肠蠕动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停留时间长,吸收面积大;毛细血管壁孔道大,血流丰富;pH5~8,对药物解离影响小。2.血流量吸收速率

8、主要受血流速率的影响,胃肠道淤血和水肿时,药物吸收减少。3.首关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