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4太阴病ppt培训课件

六经辨证4太阴病ppt培训课件

ID:33428084

大小:755.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5-24

六经辨证4太阴病ppt培训课件_第1页
六经辨证4太阴病ppt培训课件_第2页
六经辨证4太阴病ppt培训课件_第3页
六经辨证4太阴病ppt培训课件_第4页
六经辨证4太阴病ppt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经辨证4太阴病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太阴病辨证学习要求:掌握太阴的生理与病理,太阴病本证、太阴兼表证的辨治,熟悉太阴病实证的辨治。太阴病概念:凡属中焦虚寒,寒湿内阻,脾胃功能紊乱,出现以呕吐、下利、腹满疼痛、食欲减退、舌苔白腻、脉沉缓为主要脉证的病证,称为太阴病。一、太阴的生理(一)阴气:阴气多,又称“三阴”,主里。太阴之气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的高度概括。(二)经络太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脾主大腹(三)脏腑阳明太阴阳明主纳太阴主化阳明主燥太阴主湿阳明主降太阴主升运化精微运化水湿脾下利寒湿内盛二、太阴的病理(一)病因传经直中(二)病机与

2、病性:运化失职寒湿内停脾虚寒湿证脾阳受损(三)病位:脾经、脾脏、四肢。(四)治法:温中健脾,散寒除湿。(五)治禁:禁吐下、慎用苦寒。(六)转归:1、痊愈;2、邪传阳明;3、寒湿发黄证。(七)证候类型类型太阴病虚证太阴夹实证太阴兼表证理中汤四逆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人参汤三、太阴病虚证(本证)辨证要点治则方药临床表现概念:即太阴病本证,是由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所致的以腹满时痛,呕吐,下利,食不下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

3、硬。”(提纲)(一)临床表现腹满、食不下、时腹自痛吐、自利益甚临床表现腹满腹痛阳明病太阴病病机症状太阴病是以脏虚寒(消化系统机能低下)为特点的一组证候。(二)诊断要点腹满而吐,食不下,下利,口不渴,时腹自痛。(三)治则:“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第277条鉴别症状四、太阴夹实证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病因脾经气血失和(一)病因病机:邪陷太阴,气滞络瘀。(二)临床表现腹满时痛,或大实痛。(三)治则方药:调和阴

4、阳,疏络活血。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桂=芍调和营卫芍〉桂  缓急止痛《本草思辨录》“芍药抑木疏土而破结,故为腹痛专药”。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药汤+大黄脾经脉络气血失和鉴别诊断阳明实证太阴夹实证太阴虚证病机腹痛兼证燥实内停,腑气不通脾阳不足,寒湿中阻太阴脾伤,气滞络瘀拒按,绕脐痛,不大便,潮热,汗出,苔黄燥时痛时上止,或大实痛拒按,或伴便秘苔不燥喜温喜按,口不渴,呕吐,下利清稀治法攻下腑实活血化瘀,理气导滞温补中焦,散寒除湿(四)临床应用: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核五、太阴兼表证概述:指中

5、阳不足,感受外邪或本在太阳误用攻下,中阳损伤而表邪不解的证候。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病因外有表证的发热,里有虚寒的下利(一)临床表现:脉浮,微发热,恶风寒,纳差、便溏,四肢倦怠,神疲乏力,甚或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舌淡体胖,脉弱缓。(二)辨证要点: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溏。(三)病因病机:脾气素虚,复感风寒(四)治则方药:温中散寒,佐以解表,桂枝人参汤理中汤桂枝桂枝人参汤煎煮方法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