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

ID:33514947

大小:6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6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_第1页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_第2页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_第3页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但是在当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是因为考试不考朗读的内容,所以语文教学往往忽略朗读的训练;另一方面是我们多数的语文教师确实对朗读知识积淀不多,似懂非懂,朦朦胧胧,因而不敢涉足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正是因为在朗读中的“忽视”和“不敢”,导致了朗读并没有在语文

2、教学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在这次小课题研究中选择了小学语文“真情朗读,体验感悟”的教学研究。实验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要求、有指导、有评议的训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心灵“合声齐唱”。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抒发,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行小学语文“真情朗读,体验感悟”的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因“读”能使无声的书

3、面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可见有效的朗读是感知课文,启迪思维,领会真情的主要途径。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真情朗读的热情。2、引导学生掌握感悟朗读的方法,高质量的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3、多形式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感悟朗读的快速成长。4、

4、互动评读,提升学生感悟朗读的能力。三、课题研究的措施1、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理论知识。转变教育观念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我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代阅读教学论》等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懂得: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情感,领悟文章意境。从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2、学习交流,及时总结提高。要想获得小课题实验的成功,就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不断的充实自己,对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探讨、请教,不断

5、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教学模式。四、实验过程、方法(一)实验的过程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1.申报课题。2.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学生要达到的培养目标。第二阶段:实时操作阶段1.接受教师学校专家关于小课题研究的辅导。2.制定课题研究实验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3.及时收集研究信息,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操作过程。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二)实验的方法1、让朗读的计划更细致,明确。进行实验的是六年级的学生,把文章读流利已不成问题。我

6、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能力水平,制订了使学生通过真情朗读提高感悟能力的阶段性计划。2、让朗读的时间更充分。每天利用晨读十分钟,每周一节阅读课,给予学生一个自由朗读的空间,朗读的内容从教科书到课外读物,朗读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在座位读,到讲台读,可以是个人读,可以是双人读,也可是小组读、表演读。3、让朗读的内容更丰富。六年级的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应该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如成语故事、诗歌、散文,还可以涉足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这样既增加了朗读量,又丰富了知识容量。4、让朗读的过程更精彩。针对六

7、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朗读点。文章的朗读点可以是文中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或是人物对话、也可以是学生自认为最精彩、最感兴趣的部分。针对文章的朗读点,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真正提高读的效率,使读的训练有的、有法、有序。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创设朗读的情境,诱发学生感悟朗读的热情。朗读训练,尤其是真情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造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我在教《凡卡》一课时,通过抓重点词

8、句理解了凡卡的悲惨生活后,在指导学生朗读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时,伴随着悲怆的音乐。我用低沉的语调缓缓地说:“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这分明是蘸着血泪写成的救命信啊!让我们一起帮这个苦命的孩子求求爷爷吧!”齐读中,我看到了很多同学眼角的泪光,也仿佛看到了同学内心的颤抖。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2)针对不同的朗读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3)多形式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感悟朗读的快速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