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的研究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的研究

ID:33526063

大小:5.04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02-26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的研究_第1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的研究_第2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的研究_第3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的研究_第4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结语⋯⋯⋯⋯⋯⋯⋯⋯⋯⋯。...⋯⋯⋯⋯⋯⋯⋯⋯⋯⋯⋯⋯⋯⋯⋯⋯⋯⋯⋯⋯⋯⋯⋯⋯⋯⋯⋯⋯⋯。96参考文献⋯⋯⋯⋯⋯⋯⋯⋯⋯⋯⋯⋯⋯⋯⋯⋯⋯⋯⋯⋯⋯⋯⋯⋯⋯⋯⋯⋯⋯⋯981改谢⋯⋯⋯⋯⋯⋯⋯⋯⋯⋯⋯⋯⋯⋯⋯⋯⋯⋯⋯.⋯⋯⋯⋯⋯.⋯⋯⋯⋯.⋯⋯⋯⋯⋯⋯⋯⋯⋯⋯⋯.103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104V绪论一、研究背景第一节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微博是什么?如果现在还不知道微博的话,你就真的OUT了。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互联网从webl.0时代进入了web2.0时代,即使曾经风靡的代表web2.0时代到来的博客现在也早已风光不再,而以短小、即时

2、、共享为特征的微博正在互联网上以燎原的势头迅速蔓延开来。2006年,微博始祖Twitter在美国创立,这种新颖的沟通方式不仅在人际传播中,甚至在美国大选和伊朗大选这样的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Twitter注册用户已达1.75亿人,而Twitter2009年总用户仅为5800万人,2009年到2010年的增长率达到惊人的200%。在国内,自饭否、嘀咕、叽歪、做啥网之后,新浪微博内测的开始在网内网外掀起了一阵“微博旋风",继大批名人开通新浪微博后,新浪微博的用户数便迅速增长。2009年11月2日,距离其对外公测仅66天时间,新浪微博便迎来了第100万个用户;中国首届

3、微博开发者大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http://t.sina.eom.on)用户已达5000万,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自2010年以来,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产品,而微博也成为网民们继社交网站之后的又一去处。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微博成了人们和各大媒体谈论的焦点,一些专家和学者们更是给了微博很高的评价,认为其不仅仅是互联网的一种新形态,也创造了媒体传播的新格局,更是从传统权威媒体“织网"到全民总动员参与“织网"的网络民主化进程的一次演进,是新一代媒介融合的产物和实践范式。它们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

4、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了一场“微革命"。而在一次次公共事件中,微博更是以即时更新的方式与亿万网友一起见证事件的产生,推动事件的发展,甚至最终促成事件问题的解决,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微博强大的力量。小小微博却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和改变,原因到底在哪里?微博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的用户参与?微博到底是怎样将个人微小的力量汇聚成合力,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变革?对互联网、微博的关注,让我丌始思考这些问题。出于对微博的兴趣和研究需要,2010年,笔者开通了新浪微博,希望从中能找到答案。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010年被媒介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这一年,微博成

5、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壮大正体现了“微革命"的意义:用无数用户个体微小的力量汇聚成强大的合力,这在今年的诸多新闻事件中得以见到。同时,其裂变式的传播形态,体现出新媒介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更深刻地推动了一场媒介变革。本文通过对微博的传播特性和传播效果的研究,并结合微博事件的案例分析,试图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并对微博这种新媒介形式的未来趋势做一评价和展望。在微博中,我们可以看到微博是无数用户心情的记录本、记者的线索箱、新闻的直播间、奇思妙想的魔盒、真诚的交友空间、温暖的心灵鸡汤。140字很简短,但1秒钟40条微博的速度则让传统媒体汗颜。有人说,微博用微思想

6、调侃生活,微力量改变世界。本文的意义,便在于从微博客本身的内容和机制出发,探寻其对媒介、传播、新闻与社会的意义,同时也能给其他微博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二节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微博出现于2006年,而世界范围内对微博的研究则是从2007年开始的,在国内,微博的研究则始于2009年,当然这与国内微博出现时间较晚有关。根据笔者2010年1月在Google学术搜索、Google图书搜索、中国知网(CNKI)、当当网上书店、卓越亚马逊网上书店等搜索发现,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微博的专业论著出现,但已有不少以微博为主题的书籍问世,如谢尔·以色列的《微博力》、郭亮的《微博将带来什么》、李开

7、复的《微博改变一切》、东鸟、谭华、吴博军等编著的《真话:微博客语录》等,同时,一些期刊杂志也将目光聚焦在这个新事物上,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09年第21期的《南方传媒研究》的主题便是“微博时代”;蒋原伦、张柠主编的《媒介批评》第四辑的核心话题就是微博;2010年1月15日的《新周刊》的主题为“微革命:从推特到新浪微博",《新周刊》在2010年年末更是与新浪网联合推出了特刊《微语录:2009"--2010微博年选》,为“微博元年”作了一个完美的总结。书中选择收录了这一年来的微博金句、名人、普通网民的微博,另一版块“微博事件簿"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