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

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

ID:31357689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_第1页
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_第2页
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_第3页
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_第4页
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学科视野下的微博研究述评  【摘要】作为实践“启蒙”理论的代表,微博的学术研究与微博的发展进路一致,从2009年到2014年形成相当规模,并在技术、传播、教育和政治四个视角上表现出纵深探索的趋向。不过研究视角的传播学偏好,研究方法的事实探索偏向和研究层次的明显滞后暗示出微博研究的广阔空间和丰厚潜力。然而这也为微博研究的跨界提供了新的范式,在现实层面有效指引了微博的健康和规范发展。  【关键词】多学科;微博政治;综述  当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正在以加速度由创意产业沦为制造业,各种类型的门户新闻网站越来越变得和传统媒体

2、趋同时,2009年一条“今天,你围脖了吗?”的简短话语瞬间打破了多年的沉寂与尴尬。“数字化的内涵将成为明天商业和文化产生新观念的养料。”[1]尼葛洛庞帝关于数字化生存的展望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微博在中国的境遇与样态。在我们看来,民众玩转微博,在乎的是它的广度,即转发与跟随;学者研究微博,关注的是它的深度,即学理的爬梳与提升。玩转之余,我们不妨也跟随学者们的思路,去厘清当下微博研究的理论脉络。  1技术层面的微博研究  麦克卢汉曾言:“媒介成分和内容的研究绝对不可能揭示媒介影响的动力学”8[2],唯有技术是一种革命的动

3、因,一旦深入社会,就立刻渗透到社会的一切制度中。正是对此一观点的深入洞见,学者对微博的技术性关注在微博平台风起云涌之初就显得立竿见影,他们考量的问题一般有三个:第一,微博平台所依托的技术是什么?第二,微博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应用体现在哪里?第三,微博用户行为的技术性特点有哪些?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将它们分别概括为微博的“起点技术”、“过程技术”和“结果技术”。  “起点技术”,即微博平台运行的技术体系是它得以风生水起的基础,学者对此基本遵循高度一致的解释路径,其共有关键词是“Web2.0”、“迷你博客”和“社会化

4、媒体”,这在当前可搜集到的关于微博的文献中几乎都有提到或述及。比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8)和“互动百科”都将微博定义为“Web2.0技术下的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之所以将微博归属于Web2.0范畴,根据学者赵蒙?D(2010)的分析,在于它囊括了Web2.0的所有核心内涵,“在技术上……接近性满足了4A的元素”(唐莉莉、杜骏飞,2010),因而成为一种兼容性和整合度极高的社会媒体。学者肖明超(2010)利用社会化媒体普遍具有的7种属性特征,进一步指出“微博的重要属性在于关注自

5、我……创造一种以自我为绝对中心的快速传播方式……可以说,微博就是展示了与用户高度相关的内容,也正是这种简洁有力、更新频繁的自我表达气质,引发了学者和工程人员对微博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的探讨。  所谓“过程技术”8,就是微博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对这一层面问题的显现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是个人用户,表现为用户对体验的精进要求。学者对此表达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应对微博平台进行不断更新和探索,考察影响用户的微博使用态度和服务质量指标(严炜炜,2011;赵方,2012),构建相关数据和内容(余伟,2010),以升级微博平台(卫

6、柏辉,2011)。另一种观点则提倡对微博用户进行精准定位以满足其不同的门类要求(刘建,2011)。巧合的是,这种“关注用户”的技术手段也是门户网站搜集和提取海量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因为如何能在“信息过剩”的微博里“出位”和“吸睛”是每个门户网站都必须思考的策略。目前主流的技术包括了前面提及的“关注用户”以及门户网站擅长的“关注信息”。  至于“探求微博用户行为特点”的结果技术,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微博用户的行为分析上。国外学者(Teutle,2010;Suh,2010;Jose,2011)在这一领域较国内成熟和

7、活跃,研究基本围绕转发率、关注度、粉丝数、创建时长和群聚系数等技术参数展开。国内研究者对这一层面的关注还比较少,武汉大学的沈阳教授(2009)较早介入该领域的研究,他采用文本挖掘、语义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技术方式,对早期的饭否、叽歪等网站进行深入探讨,发现:用户的言论与时间相关,多关注身边琐事和日常交流;多数用户尚未形成大的社团,用户群体中存在信息桥现象及大量隔离用户。  2传播学视域的微博研究  所谓“媒介即信息”,其通俗的意思是,“在手握榔头的人看来,任什么都像是钉子。……在端着相机的人看来,任什么都像是图像

8、。在拥有计算机的人看来,任什么都像是数据。”8[3]依此理解,在使用微博的人看来,什么也都应像是自己的内容。因为微博早已在数字、通信、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与应用下,突破文字、图片、视频等原有媒介的界限,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带有鲜明Web2.0技术标识的全新媒介形式。微博的传播机制究竟为何?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2011)教授指出,微博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甚至翻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