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9精品医学ppt课件

肺炎9精品医学ppt课件

ID:33564451

大小:742.01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5-20

肺炎9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肺炎9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肺炎9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肺炎9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肺炎9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炎9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肺炎喘嗽1目的要求掌握肺炎喘嗽的概念及发病特点。熟悉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和诊断要点。掌握小儿肺炎喘嗽的常证及变证的辨证施治。了解肺炎喘嗽变证的西医处理方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特点。2一、概述定义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为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症。3概述源流首见于清-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西医范围: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4概述发病特点年龄: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季节:冬春,华南地区夏季亦多多见于感

2、冒、麻疹等病中并发或继发缓急:发病较急,有的来势凶猛,迅速出现心阳虚衰,内陷厥阴的变证;(现代“小儿四病”之一,儿科第一大症)体弱儿(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心)迁延难愈5二、病因病机病因:外因—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内因—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卫外不固病机:邪闭肺络,肺失清肃病位:主要在肺,累及心、肝、脾(1)脾胃功能紊乱(2)邪陷厥阴(3)心阳虚衰6病因病机风邪肺郁气闭清肃不行肺气上逆液滞肺络凝聚为痰热邪化火炼液成痰气滞血瘀痰阻气道喉中痰鸣咳嗽气急常证热陷厥阴(心包、肝)壮热、昏迷、抽搐郁阻于肺侵犯肺卫心失所养心

3、阳虚衰(脱证)变证7后期:病重体弱,正虚邪恋病情缠绵不愈阴虚肺热肺脾气虚8三、诊断症状:发病较急,轻者仅有发热咳嗽,喉间痰鸣,重者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唇口青紫发绀。(附图1、图2)变证:肢冷,脉伏或数疾无序-----心阳虚衰高热不退,神昏痉厥-----邪陷心肝新生儿仅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而无上述典型证候。9主要症状:A.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也可有弛张热或稽留热。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B.咳嗽—较频繁,在早期为剌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而减轻,恢

4、复期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则表现为口吐白沫。C.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D.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三、诊断10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唇口青紫发绀。(附图1、图2)变证:肢冷,脉伏或数疾无序----心阳虚衰高热不退,神昏痉厥-----邪陷心肝11诊断体征:A.呼吸增快—40-80次/分,并可见鼻翼煸动、点头式呼吸和三凹征。B.发绀—口周、鼻唇沟和指趾端发绀,轻症患儿可无发绀。C.肺部啰音—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以后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

5、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肺部叩诊多为正常,病灶融合时,可出现肺实变征(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有管状呼吸音)。12X线检查:肺纹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阴影。实验室检查:细菌性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白细胞总数减少、稍增或正常。病原学检查:细菌、病毒分离;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13鉴别诊断咳嗽:无气急、气喘、鼻煽两肺听诊闻呼吸音粗或干啰音哮喘:呼气延长,多不发热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伴继发感染者感可闻及湿啰音14四、辨证论治辨证要点⑴辨

6、风寒、风热初期为感受风邪,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寒重热轻还是热重寒轻,或是寒热兼挟以及寒包热郁。⑵审痰重、热重喉间痰鸣,呼吸喘急,甚则胸高闷满,呼吸困难,苔多厚腻,属痰重,高热稽留,呼吸气粗,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而糙,或干糙无津,属热重。15⑶区别常证、变证常证指病位在肺,证候有轻重之别。轻证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高热炽盛,喘憋严重,张口抬肩,为毒热闭肺,痰热闭肺的重证。若正虚邪盛,出现心阳虚衰,热陷厥阴,见肢厥脉微疾数或神识昏迷抽搐,为邪毒炽盛,正气不支的重危变证。⑷辨气虚、阴虚后期热降咳减,分别表现为肺阴耗伤、余热未清

7、,或肺虚不固、脾气虚弱证象。16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开肺化痰,止咳平喘痰多壅盛:降气涤痰喘憋严重:平喘利气气滞血瘀:活血化瘀气阴耗伤:补气养阴变证:随证施治(温补心阳或开窍熄风)17分证论治常证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热毒闭肺正虚邪恋阴虚肺热肺脾气虚18分证论治变证心阳虚衰邪陷厥阴19常证一、风寒闭肺(发病初期,寒冷季节)⑴风寒闭肺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辨证本证多见于发病的初期,常在寒冷季节发生。以恶寒发热、无汗、咽红不著之表寒证,同时

8、见呼吸气急、痰涎色白清稀为本证特征。小儿患病易寒易热,本证正邪交争易于化热,故此证一般都为时短暂,临证必须随时注意风寒化热之证候转化。20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常用药:麻黄、杏仁散寒宣肺;荆芥、防风解表散寒;桔梗、白前宣肺止咳;苏子、陈皮化痰平喘。恶寒身痛重者加桂枝、白芷温散表寒;痰多,苔白腻者加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