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中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ID:33601406

大小:9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27

“中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_第1页
“中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_第2页
“中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_第3页
“中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_第4页
“中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历史子课题组2008-10-20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人类在21世纪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创新成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正面临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探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并进行实践,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十分必要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学生自主意识培养等方面,我国教育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较大的进步。⑴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走上了课堂,多媒体教育以其生动的演示功能对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了重要作用,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研究性和差距性,在很大程度上信息技

3、术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品。目前,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研究,还只停留在表层上,各地研究程度上并非很深,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因此,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⑵2002年9月,江泽民在北师大百年校庆上指出:“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现代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目前,由于现代教育手段普及的程度不高,多媒体教育应用推广的时间不长,因此,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其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有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⑶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召开了“

4、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近年来,从现代教育理论到具体的实践操作正在探索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需要进一步的深化。⑷2001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行指南(试行)的通知》,对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作了详细的规定,为研究性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目前。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但需要师生互动,做到务实有效。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是分开进行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较大作

5、用,但需要作深入探究,勤于实践,以求实效。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⑴课题界定A、    现代教育技术:从广义上,它是指与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与教育信息有关的技术、文字、纸张、印刷术等。从狭义上看,它是指从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扥通过综合教育技术。B、    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三大功能(学习对象、教学与学习工具),优化组合、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历史课程的各个方面(如内容、资源、环境、过程、评价等),从而更好地完成二者整合的目标。C、    主体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主导主体,学生主动主体的教

6、学模式。⑵理论依据A、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内容、资源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B、   “自主学习”理论: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综合的且具个性化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效果。C、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即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主要策略有“支架式”、“随即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启发式”等。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式认识的主体,因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创

7、新人才的培养。D、    邓小平关于“三个方面”的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E、     研究性学习理论:即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工作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整合,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与研究,有着理论和教育实践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应用价值,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网络时代的要求,是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