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体现

ID:33623032

大小:767.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体现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体现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体现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体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现代建设ModernConstruction影响下,评价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只是提供一种思路,为低渗透油藏评价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②低渗透油藏开发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是分为地质资源评价、开发评价、工程评价和经济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的,而不是其中之一的“经济评价”。③在低渗透油藏开发经济评价中,应使动态评价和静态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评价相结合,努力克服传统经济评价中存在的缺陷,使经济评价更加准确。居住建筑中的体现④低渗透油藏储量评价涉及的知识比较复杂,有待我们在以后的理论方法研究中不断总结和完善。谢浩(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510500)摘要:本文在明确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分析“拿来参考文献:主义”对我国建筑文化冲击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详细[1]袁旭军,等.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J].钻采工探讨了提倡历史与现代相结合、强调文化继承的方式,尤其是要创新设计手段,在居住环境中注入中国元素,艺,2006.通过列举一些成功实例作进一步说明。[2]李道品.低渗透油田开发概论[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关键词:建筑文化;传统;中西结合;住宅小区;创新发,1997.[3]张志强,郑军卫.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展[J].地球中图分类号:TU113.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1-0016-03科学进展,2009.[4]李志学.储量价值评估与储量经济评价[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建筑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5]陈月明.油藏经营管理[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要认识到形式要受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2007.活方式、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界中,[6]刘清志.石油技术经济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传统文化”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却又含义模糊的概念。传73-91.统文化是指具有积淀和承传机制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综合体。[7]李玉蓉,陈光海,胡兴中.国际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指传统文化具有积淀承传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历史文化才得标体系与综合评价[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27(5):383-以延续、飞跃,社会的内在精神特征才得以保存和实现。387.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事物等诸多关系,其流传了数千年的“和谐”的生态观和“整体”思维的科学方法论是中国独到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居住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1传统建筑文化与“拿来主义”吴良镛先生曾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之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居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传统居住建筑是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程中逐渐孕育发展起来的。我国许多地区的民居在选址、朝向、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建筑用材、构造处理等方面,都体现了人们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以最简洁灵巧且最经济的方式创造建筑环境的思想。例如,北方地区的传统四合院式民居的平面与空间布局有利于冬季收集太阳能和防止冷风渗透,南方地区的庭院式民居有利于夏季的自然通风和蒸发吸热降温,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合院式民居,同时具备自然采[作者简介]谢浩(1962-)男,广东新会人,副教授,副系主任,主要从事建筑技术、环境设计的教学及研究工作。–16–2012年第11卷第1期 ModernConstruction现代建设暖与空调特性,并据实际情况有所偏重。在我国黄土高原等型布置要体现当地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建筑色彩要继承当地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窑居建筑。在立面处理方面,湿热地区的的建筑文化传统,环境设计要吸收当地的造园手法。这样的建筑常用通风花格,设骑楼、入口的雨蓬、开敞的凉廊,采生态住区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当我们研究绿色建筑时,用多样化的遮阳设施;干热地区建筑则是封闭的厚墙、小窗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重新审视传统民居建筑中所呈现的户,内院中设水池以及穹屋顶,设透气孔道,采用地下室或绿色建筑经验,对其中宝贵的绿色环境控制经验和技术进行半地下室的设置等。这些都体现了建筑功能所必需的设施。科学的定量化研究并应用于今天的建筑设计中。借鉴与创作炎热地区立面的色彩一般比较淡雅,多以浅明色彩为基调。不是对某个传统形式或符号的简单照搬或复制,而是一个有但门窗、栏杆和檐口等细部也可用稍深色调,以便与大自然目的的再创造的过程。应该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寻求合适的环境相映生辉,使建筑面貌更具艺术的感染力。语言和表达方式,赋予传统文明以新的时代生命力。包豪斯居住环境可以看作是一种综合的社会文化形态,从民居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曾经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与环境的适配中可获取民族风情、传统习俗、宗教思想、艺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术成就、科技成果和历史知识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世界各的不断前进”。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风格,对传统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不同,所建立的居住环境也不尽相继承不仅是对传统本身的尊重,更重要是结合现代文明进行同。西欧各国十分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埃及建筑师哈桑•重塑,而非简单的移植或模仿,需要对传统文脉进行详细的法赛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利用传统、自然的建筑材料和营追溯和认真的探索,提炼其中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民族审[2]造方法,设计了土坯建筑及其高墙内院的建筑形式,不仅适美意象的精髓,并结合现代文明的特点进行创作。我们要应中东地区炎热干燥的气候,而且满足了人们对传统精神生寻找最具地域特色和传统民居的建筑符号,创造有社区文化活的需要。新加坡的组屋建设将规划设计同组屋单体与环境内涵的住宅小区,增加住宅的识别感和归属感,形成具有中设计融为一体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建筑受不同时国特色的满足整个社会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所需要的住宅文期思想的影响,住宅建筑也打上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烙印。上化,使“欧陆风格”向融入地域文化习俗和地方特色的建筑世纪五十年代正值中苏蜜月期,兴建的建筑一派苏俄风格,风格转变。住宅建设也是中苏建筑模式的混合体。六、七十年代的筒子楼,则是大跃进的产物,舍去了住宅中应有的厨房功能。在3居住环境中的中国风潮大力提倡“自力更生”反对“崇洋媚外”的思潮中,住宅设建筑风格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成果,需要充分考计千篇一律,一座座火柴盒式的建筑整齐划一,尤如兵营。虑当地的文化传统、居民习俗、地理气候等因素。居住空间这种“三小一大”(即小客厅、小厨房、小厕所、大卧室)的风格应采用延续历史文脉的多元化民居建筑形式,以围合的设计思想,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被遗弃,为“三大一小”的组群构成多种邻里形态的空间,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即大客厅、大厨房、大厕所、小卧室)所替代。随着改性及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建筑风格应寻找当地建筑文化的内革开放的深入,建筑界的创作思维日趋活跃,水平也明显提涵,吸取合理的建筑装饰节点符号和色彩,创造具有时代精高。近些年来,城市的住宅刮起了一股欧陆风,一时间到处神、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住宅建筑风格。具体来说,中式都是“欧陆式”的住宅楼盘。广告宣传似乎不言欧陆式住宅住宅主要分为三大类:(1)古典式风格,它提取了古典建就上不了档次,没有品位。丰富的立面线脚和外墙突出的造筑精华,吸收了明清园林精华,细节处注重传统建筑符号。型,配以厚重的材质和基座,体现稳重和庄严。笔者并不是(2)中西合璧风格,它在构思上融入了传统空间手法,建筑反对这种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拿来主义”其实并无大外观及细部欧式风格显著,是欧美风格与中国本土文化需求错,关键是“拿来”以后要更新,不要全盘照抄,要以所处相互结合的产物。(3)现代风格,它通过与国际居住品质接的环境、对象区别对待,看看是否适合“带帽”,是否适合轨,吸收了中式建筑文化的精华并有所创新。在外貌上虽不穿“欧陆”外衣。过于崇洋媚外就会失去自己的根,毁了自全是传统建筑的形式,但整体风格仍然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神[1]己的传统建筑文化,应该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韵,并且在建筑设计上摈弃了完全西式的做法,满足现代人对室内外空间的使用要求。在空间结构上刻意遵循了传统住2提倡历史与现代相结合,强调文化的继承与沿袭宅的布局格式,但又不守旧,而能自成体系,同时运用了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和代建筑技术和其他艺术手法、符号和历史肌理等传统元素,物质财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需要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如建筑屋顶平坡结合,内部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人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创作出的精彩纷呈间可作复式、跃层等变化,外部造型丰富细致,体现了新时的艺术形式,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演变和提炼,代的居住品位。在立面设计中充分利用居住建筑特有功能空逐渐形成的经验创造和审美意趣,传达出极其强烈的民族个间(如阳台、凸窗、楼梯间等)丰富立面形象。色彩运用上性、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奥的生活哲理。任何城市生态系统可以充分体现江南民居“粉墙黛瓦”的地方特色,创造出清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因此,应该注新宜人的住宅建筑形象。在保持延续性的同时,追求丰富多[3]意对城市传统文脉的延续和地方民居特色的继承和创新。户彩的、能够反映地域文脉和场所精神的视觉形式。2012年第11卷第1期–17– 现代建设ModernConstruction[4]4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住宅小区实例的运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风成为一种风潮是中国住宅发展的大趋势。目前涌(4)万科第五园(深圳)现了许多中式住宅,无论从建设风格还是从空间结构等方面它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古民居的做法,而是扬弃式都更加成熟,对中式住宅的理解从简单的建筑特色,到寻求地继承,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很好地结合起来,营造建筑创新方面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出既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传统居住环境,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1)“中国人家”东园(南京)习惯。如在小区已经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马头墙、挑檐、小建筑采用传统江南民居作为建筑外观,这与中国人的审窗等与现代生活脱节的建筑手法。但是,个性的粉墙黛瓦、美观相协调。徽州民居的艺术风格以淡雅、朴实、秀丽著变通的小窗、细纹的墙脚、清砖步行道、密集的青竹林、天称。在外观色调上以灰、白、黑为主。不用浓色重彩,并且井绿化、不可窥视的镂空墙、通而不透的屏风、方圆结合的尽可能保持材料的自然质感。坡面屋顶、墙顶以小青瓦铺成局部造型、青石铺就的小巷、半开放式的庭院、墙顶采光天鱼鳞状,朴素大方。远望青瓦白墙的房屋,在山水之间及绿窗及多孔墙、承载着文化的牌坊、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富树丛中显得特别古朴文雅。采取前低后高的错落布局,蕴含有文化色彩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等与现代生活不背起伏,层次感强,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写意风格相合。在建离的设计手法则得到了继承。筑组合上突出群体流畅协调而不突显单体,非常和谐,还注意了内外、主次、大小等性质相异的形态之间的过渡转化,5结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敛、含蓄、和合的特质相吻合,与西居住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行式建筑张扬个性、突出单体的文化习惯而有所差异。青瓦白为和方式无不蕴涵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墙的色彩除了视觉上的古朴文雅外,还与中国传统哲学和审代建筑中是对传统文化行为方式的发展与渐进式延续。作为美学的思维有关,即黑白是一切色彩之本,一切均含于阴现代城市住区,应折射出住区居民的社会认同感与文化体阳,黑白是最美的、最具丰富想象的色彩。验,在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引入人文因素,将历史(2)桐芳苑小区(苏州)文脉,地域文化融于居住环境中,使居住和生活在其间的人建筑充分体现了城市性格、特色和历史文脉。建筑的层们能够体验到亲切感和归属感,得到真正的人性关怀。只有数不高,大多为三四层的低矮建筑,采用低层高密度的布局植根于当地文化的土壤,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善于学习国方式,体量小巧,空间尺度亲切,是典型的苏州地方民居特外建筑先进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并遵从艺术美学的原色。在空间形态上,通过群体设计,借鉴了传统的城市格则,深入对地域环境的研究分析,结合住宅的使用功能,才局,构成了“街”、“巷”、“弄”、“院”、“园”等五能创造出既有传统人居文化思想又能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的种不同层次。红色的坡屋顶,白色或白色与浅黄色相间的外现代化建筑。墙色彩,均可看出来源于地方建筑的潜在影响,其薄挑轻盈的檐部处理、过街楼、老虎窗和精心推敲的山花设计等都是苏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参考文献:(3)岭南花园(广州)[1]谢浩.提高建筑的文化品位.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专题岭南花园是当之无愧的中式园林中的典范。整个楼盘园研讨会议文集(暨南大学),2010:242-246.林以本地特色(即岭南风格)建造,突出了岭南特色园林所[2]张应鹏.场所、文化、人居环境[J].新建筑,1997(2):49-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两大特点。该区的开发理念体现了坚持52.保留地方历史文化的指导思想。在规划和设计上反映了一[3]张茂恒,汝小芳.中式建筑与传统文化[J].城市开发,2003定的岭南特色,如借鉴了岭南传统民居的通风体系原理和经(8):32-34.验,创造出“围合院”布局形式,在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充[4]李蓓.谈岭南花园居住小区开发理念[J].城市开发,2003分运用了传统“冷巷”处理手法,使小区住宅获得了良好的(3):40-42.通风和遮阳效果。在商业街处理上,创造了新骑楼形式,并且更加适合住户购物的民俗心性。室内布置则充分采用了广州西关大屋中的典型构件:趟栊、满洲窗、花格和漏窗等作为住宅的图案装饰和细部。至于在建筑立面形式上则立足于岭南建筑文化特征,并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塑造了岭南现代建筑新型风格,如色彩用灰瓦、白墙和青砖的基本色调,在适当位置设置绿色山墙以调节整体色调,适当采用传统坡屋顶、镬耳墙、抽象化翘角和小型坡面方亭等。这种布局方式,既继承了岭南民居宅院的优良传统,又符合现代生活的功能需要,对今后小区规划和多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岭南特色–18–2012年第11卷第1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