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ID:33642579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7

上传者:jjuclb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九江小学宋小琴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者的责任。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注重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一、营造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二、注重好奇天性和想象翅膀,激活学生的创造智慧三、抓好音乐创作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四、设置“创造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正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音乐教育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但我们决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并为他们今后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7 作为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感悟到在音乐教育方面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注重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音乐课程中,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从学生的童心童趣出发,着力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下面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一、营造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地表现和发挥,这在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播放《春之声》的曲子让学生反复倾听,展开想象,不对他们提出问题而使他们产生紧张心理,不对他们的想象力加以限制,而是鼓励他们进行自由的讨论、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的自由气氛中寻找春天。这样学生们有的说听到小鸟飞来了,有的说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了,有的说看到小树发芽了等,与此同时拿出相应的乐器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乐器上敲奏试听,寻找音乐里的音色进行伴奏,丰富多彩的自由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翱翔,从中引发创造意识。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音乐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之一。通过聆听音乐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启发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为学生选一些有风格特点、节奏鲜明的乐曲(如进行曲、舞曲等)来欣赏,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敲击拍子,跳出优美的舞姿。如给学生欣赏音乐情景故事《山羊过河》,借助小山羊、小花狗等小动物的情节,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让学生在配音故事的音乐中随意地模仿小山羊、小花狗等小动物的动作,学生非常有创意,甚至用不同的头饰和不同的服饰装饰自己,生动形象,活泼可爱,尤其在表现角色的动态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为学生选些抒情性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中讲故事、朗诵诗歌等等。这样就在满足学生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中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同时为引发语言交流、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注重好奇天性和想象翅膀,激活学生的创造智慧7 好奇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亲自体会、感受,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总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如教师拿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学生们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随之教师再让学生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再根据节奏创编出不同的旋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天才。以小学五年级欣赏教材《童年》一课为例,按照一贯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初听、分段听、复听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旋律的内在表现及意境。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欣赏内容的含义。如果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另一角度去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展示祖国海南岛美丽的风光。再以听与视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按不同的音乐意境通过投影显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好奇和联想,把欣赏曲中的主人公——海霞苦难的童年用语言编排,再有声有色的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力很快的抓住了乐曲的思想内涵,从而丰富着自己的创造思维。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音乐,由音乐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天才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欣赏音乐来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语言、画面的联想。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活动显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如将一首《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曲子放给学生听,同时给学生讲述关于《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故事,学生好像身临其境,一会儿就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小姑娘采蘑菇的画面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如二年级欣赏教材《四季的歌》一课,这是一首管乐合奏曲。用四个段落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的美。音乐是抽象的,为了强化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借助画面向学生提供信息源:盛开的桃花、清粼的湖面、金色的麦穗、银色的树挂等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感知过程,让学生结合音乐去观察、去想象。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四季的景色。在指导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读谱知识和自己所掌握的常识来评价欣赏作品的同时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再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如选择色彩画出不同的线条,也可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四季的特点、景色等等,用图画引趣解难,使学生入情入境;通过表演、涂画、理解,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脑皮层形成立体型网络兴奋区,促进学生的认识由直观上升到抽象思维再回过来,创造性的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层次,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创造天才。三、抓好音乐创作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7 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体、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仅需要学习体验别人的作品,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去完整的表达他们自己的音乐表现,这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创作学习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活动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使创造思维达到任意驰骋的境地,得到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我们说音乐创造力是发展人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题,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学生已有的对音乐基本要素的体验为基础,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也是对创造思维和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小学生从小就憧憬着自己将来当科学家或者艺术家、画家,但科学家和艺术家两者不是决然分开的,自然科学家必须有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补充,所以,在音乐中,我在鼓励小学生发挥音乐才能和创作驰骋能力时,在他们的思想中注入更多的感情和激情,开阔他们的思路,在进净化他们幼小稚嫩的灵魂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大自然中包含着各种的节奏,教师根据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并在游戏中完成节奏教学。如:低段的节奏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实践模仿,掌握其基本特点和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具有情景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实物创造节奏,如:请一生扮圣诞老人,戴上红帽子,挂上假白须,再披上红衣服。请其他的同学唱圣诞歌,唱完一遍,“圣诞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件礼物(那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小鸡小鸭等等),然后让“圣诞老人”请一学生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由他们自己找出这些动物的叫声的特点,教师归纳出小鸡叫×× ×;小鸭叫× ×;鹅叫×—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节奏做各种游戏,在游戏中掌握和运用节奏。中高段的音乐具有一定复杂性,同样是学生自己创造,但是过程可以反过来,例如:教师把节奏念出来,请生想想,这象什么声音或什么字我们也是按这样的节奏念的?嘀  嘀.;达达达达 ;绿油油 ;爸爸的 ;知.了等。这样的比既贴切,又生动,学生在碰到这种节奏不会念时,自然会想起自己创造的这些词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甚至还可以延伸成为一个乐句的节奏也用语言来解决,如:  2/4爸爸的  西装|妈妈的  裙子|弟弟的  机枪|达达达达  响||让学生自己创造语言,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再如为乐曲添标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尝试。如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教师不告诉乐曲题目,也不作任何讲解让学生欣赏,引导发现问题:这首乐曲我不知道题目是什么,我可以自己给它起个名字吗?在老师给予肯定之后,于是就有了《喜洋洋》、《农家乐》、《赛马会》这些富有创意的名字。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结合歌曲内容中的可换之处进行创编活动,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变通、大胆尝试从这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7 。如在第七册音乐教材中,有首名为《秋天多么美》的歌曲,教师在教完歌曲后,交给学生任务:根据《秋天多么美》的形式,自己写一首《春天多么美》、《夏天多么美》或《冬天多么美》的歌曲,(可一段、二段或三段)唱给其他同学听,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们兴致勃勃,思维异常活跃,好多学生都结合了春夏秋冬季节不同的景物特点创作了许多歌词。如有学生创作的《春天多么美》是这样的:春风春风轻轻吹,燕子姐姐展翅飞,飞呀飞呀飞,飞呀飞呀飞,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春天多么美。有的写:春风春风轻轻吹,蜜蜂姐姐采蜜忙,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春天多么美。一项富有创意的活动给学生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和自信。四、设置“创造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实在。培养人的创造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著名创造学家韦伯格说:“实质上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通过自己多年来的音乐教学实践,我认为开展音乐课创造教育,关键是营造一个符合21世纪教育特点的、宽松的、有利于开发创造潜能的环境和氛围。从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出发,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只有在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例如: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模仿——表演,丰富学生的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如让学生回家观察母鸡下蛋的叫声,然后在课堂上开展关于母鸡下蛋时叫声的讨论模仿,在学生情趣盎然之际导入、学习切分节奏咯哒|咯7 哒|,这样,学生既明白了音乐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XX 的切分节奏。又如,学生在听辨音的高低、长短时,可让他们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现象举一些实例。感受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味和小结。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要学生说的感受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说初听后的感觉。如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时,不告诉学生乐曲是什么题目,然后要学生初听,等乐曲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直觉感受说给大家听,学生会说:“这首歌好像在哪里听到过。”有的马上接下去说:“在电视、广播里听过。”“我知道它的题目是《我的祖国》。”“演唱形式是合唱”“有的地方是女声领唱,有的地方是男女声合唱”……学生都急着把自己的直觉感受说给大家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另一种是说说再听后的感受。对同一个曲子,不同人会作出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首乐曲每次欣赏都会产生新的感受,学生每欣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听得越多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如在初听《我的祖国》后,教师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内容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再听,这时学生说的比初听后的感受要更进一层了,他们不仅将两部分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还深深感到“我们的祖国真强大、真美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中国人真了不起”,下决心“要学习解放军战士勇敢拼搏的精神”“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繁荣,更富强。”这里不需要老师生硬的说教,因为这些话语就是学生心灵深处创造性审美的体验,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创造性地理解乐曲,我觉得学生的这种感受就是创造力。音乐语言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模糊点”,让学生充分思考、各抒己见地进行探究、创新。我有意识地营造有利于7 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耳、眼、口、脑、手“全频道”式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形成创造能力。总之,从小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无拘无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挖掘,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参考文献:《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学》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