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

ID:33665391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8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_第1页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_第2页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_第3页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_第4页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辽代契丹民族所创造的“四时捺钵”制度,作为一个绵延二百多年的社会历史现象,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已有诸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古代地理、地名、人物、事件的研究,制度方面的研究,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傅乐焕(原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先生的《辽代四时捺钵考》,发表于1942年;姚从吾先生(台湾学者)编著的《东北史论丛》上下两册,1959年9月台湾正中书局发行。从中透析“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一、“四时捺钵”是辽代开创的契丹族的中央政府和皇城的迁徙流动制度1、“四时捺钵”的制度框架。在研究了辽代的“四时捺钵”现象之后,我们

2、首先强烈意识到的,这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制度,其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完整性、稳定性,不是某一帝王率性而为的个人行为,也不是某一阶段出现的偶然现象。更不是简单的游幸活动。从制度来看,其结构至少包括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行为主体与留守处的关系方面做出的严格规定。《辽史•营卫中》里说,“...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都副承旨二员,令史十人,中书令史一人,御史台、大理寺选摘一人扈从。每岁正月上旬,车驾启行。宰相以下,还于中京居守,行遣汉人一切公事。除拜官僚,止行堂帖权差,俟会议行在所,取旨,出给诰

3、敕。文官县令、录事以下更不奏闻,听中书铨选,武官须奏闻。”作为一个王朝的中央政府,这种捺钵行为主体的范围,几乎完整地囊括了所有的中央机构及官员。同时,由于契丹人的生活理念是“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无日不营、无在不卫”,捺钵的主体,包括了皇后、太后、皇太子及整个后宫;包括中央机关的主要职员及辅助工作人员,包括了禁卫部队。第二,行为时间的规定。在行为时间上,因北方四季分明的特点,每季大体上三个月。“春捺钵”,正月上旬起牙帐,六十日方至,春尽而还。“夏捺钵”,四月中旬起牙帐,五月末旬、六月上旬至,居五旬;“秋捺钵”,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冬捺钵”,曰广平淀,冬月稍暖,牙帐多

4、于此坐冬。以上行为时间的规定,从《辽史•本纪》和《辽史•游幸表》来看,主要是季节方面的规定,在各月的实际运行中有一定灵活性。第三,行为内容的规定。“春捺钵”...的钩鱼猎雁,夏秋的呼鹿射虎,这些应属于生产方面的内容;四季中讲习武艺,议商国政,接受属国朝觐,会见宋使臣等寓于其中。第四,行为地点的规定。春季为鸭子河泺,为长春州;夏季无常所,多在吐儿山,起牙帐前以占卜方式择吉地纳凉。姚从吾先生认为,夏捺钵的主要驻跸地有两处,一是庆州的永安山(林西县东北),另一处是察哈尔的炭山(张北县);秋季在伏虎林。姚从吾先生认为,伏虎林应在庆州,今林西县西北。傅乐焕先生认为,秋山应在庆州西境诸

5、山;冬季曰广平淀,在永州的土河与潢河汇流处(今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这些地点的选择,主要是地理因素,如冬求暖,夏趋凉。亦有关活动内容,如春水秋山。还与治国安邦的其它因素有关。第五,建筑方面的宏观规划与宫室布局。这在《辽史•营卫制》中有具体的记载,一些宋使节出使辽和代辽而兴的金初营地,也做了描述,大略相同。其中侧重在政治、军事、建筑方面做了记述,而于生活方面的皇城服务、保障设施方面仍显欠缺。2、相关的制度出处。“四时捺钵”制度,从《辽史》来看,主要出自《营卫制》。其中,《营卫制》的上、中两部分的导语,集中在思想理论方面做了阐述,而在《营卫中》里,则对“四时捺钵”制度集中地做了

6、制度概括。除《营卫制》外,“四时捺钵”制度还反映在《本纪》中。反映在《本纪》中的,带有对总体制度的完善、补充性质。如穆宗应历十六年秋七月壬午,“谕有司:‘凡行幸之所,必高立标识,令民勿犯,违以死论’”;圣宗太平四年二月己未,猎挞鲁河。“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挞鲁河曰长春河”。圣宗太平七年,秋七月己巳,“诏辇路所经,旁三十步内不得耕种者,不得诉讼之限”。《本纪》中,还具体地记录了历代辽君捺钵的实况。在《辽史》以外,与捺钵相关的制度建设,还可以从《契丹国志》、《辽史拾遗》等史书中找到佐证。...二、“四时捺钵”以政治中心流动为属性。考察“四时捺钵”的属性,最重要的前提是基于中央政

7、府的整体性、制度性流动迁徙。因此,应主要抓住中央政府与皇城及四时流动这两个最主要特征。1、不变的是中央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与皇城保障需求。换言之,捺钵地转徙和捺钵地驻跸的依然是中央政府,其政治中枢与管理主体地位、作用是不会改变的。因此,行政、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职能在捺钵过程中依然正常行使,而这种行使就使得捺钵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属性保持不变,管理者的地位依然保持。2、处在流动和变换的是季节、地域,与之相关的资源和契丹民族。驱使这种流动和变化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基础性原因,而使这些散在因素得以整合利用,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