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

[讲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

ID:33697479

大小:100.8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2-28

[讲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_第1页
[讲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_第2页
[讲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_第3页
[讲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_第4页
[讲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复备(共计11课时)唐王镇老南小学韩海燕教学内容:教材21——39页。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本组教材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学情分析:由于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使人读后产生探究的欲槊,激起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因此,对于木单元的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口主能动性展开教学。学习目标:1

2、、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5、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白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方法措施1、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从课文屮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小优美的句段。3、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Z间联系的主要手段。耍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4、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资料。教师:准备课件课时安排:勺寸

3、寸寸寸MHHnHBnHhktknKhkhk讲说讶a讲1>古诗两首22、爬山虎的脚23、蟋蟀的住宅24、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语文园地二45、古诗两首教学内容学习《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材分析《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而,如果主观片而,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扌II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游山西村》诗人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Z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

4、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世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唐诗,能够通过诵读对古诗含义冇初步的感悟,但受年龄限制,对诗句屮一些字词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感觉较为困难,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理解。教学目的▲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屮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准备图片课件。1、杳找有关庐山的资料。2、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数

5、:1)教学内容:学习《题西林壁》教学目的:▲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庐山的资料。2、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d,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师:看了

6、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认识。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一—《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二、讲解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岀来。2、齐读占诗,纠止读咅。ffi: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3、范读古诗,讲读法。W: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杲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來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

7、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师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师:请同学们再来册诵一遍,注意停顿。生齐读古诗(配乐)[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正音,体味古诗的韵律所在。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师:在这堂课屮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1)、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