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ID:33734699

大小:56.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_第1页
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_第2页
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_第3页
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建华区屮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40例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治疗组釆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

2、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三项指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开展治疗过程,临床疗效都较好,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屮根据具体情况來选择不同治疗方式,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康复疗效。关键词:改良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疗效分析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是口腔科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1],患牙残根断面有一个或者是多于一个以上位点是低于龈缘的,经常是由

3、于车祸、剧烈撞击等造成,因此在治疗过程屮,一定要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详细的诊断,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分别釆用不同手术处理方式开展治疗过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结果对比。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1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每组各20例。一共40颗患牙。其中男18例,女22例。治疗组,年龄19岁到61岁之间,平均年龄(42.00±3.00)岁。对照组,年龄19岁到61岁

4、之间,平均年龄(42.00±2.20)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患者牙唇侧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局部注射麻醉处理,在患者牙唇腭内侧形成一个斜着的切口,切开腭粘骨膜瓣[2],进一步采用分离器翻起全厚瓣,然后将牙断根以及周围的牙槽骨充分的暴露在视野中,进一步将牙断根周围需要切除的组织进行去除处理,之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干净,进行止血操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牙根断面距离牙槽骨顶部人约3毫米到4毫米之间[3],—旦出

5、现缺损情况比较严重时,需要实施少量去骨处理,这样可以保证牙根断面位于牙槽骨顶部上方,并且和其形成一个平齐效果,在修整牙根断面过程中使得其保证平滑,并且能够更好的适应牙槽骨形态,进一步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干净后,进行复位处理,之后进行缝合操作,术后对其切口面采用甲硝畔漱口液进行漱口,并且术后做好常规抗感染处理,术后一周拆线[4]。治疗组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在具体手术操作过程中,当患者的牙根管治疗半个月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后,可以继续实施正畸牵引治疗过程,采用直径大小为0.8毫米的不锈钢丝形成自制的牵引结构,长度大约控制

6、在牙根长度的一半左右,之后在根管内弯制小钩来增人摩擦力,采用磷酸锌水门汀加以固定处理,之后旋转患牙残根两侧大2颗到3颗相邻的牙齿作为支抗牙齿,采用一定大小的不锈钢丝作为主弓丝进行牵引操作,保证牵引力度、牵引方向和患者牙长轴相一致,同吋牵引力大小控制在30克⑸,治疗结束后开始,每间隔半个月完成一次复诊操作,调整加力的装置大小,同吋牵引疗程持续一个半月,之后固定处理两个月,实施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过程,术后对其切口面采用甲硝哩漱口液进行漱口,并II术后做好常规抗感染处理,术后一周拆线。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

7、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2.01±1.01)毫米、(1.44±0.12)以及(0.69±0.12),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

8、示:3•讨论采用正畸牵引治疗联合手术方式开展治疗过程,在牵引操作过程中,需要及时的调整牙根牵引力度和方向,避免出现咬合创伤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实施,同吋在正畸牵引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其适应范围进行有效确认,比如牙根内吸收、根尖病变等情况下不适合采用正畸牵引治疗方式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