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知识结构 1-8 排好.doc

必修3 知识结构 1-8 排好.doc

ID:33748064

大小:51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8

必修3 知识结构 1-8 排好.doc_第1页
必修3 知识结构 1-8 排好.doc_第2页
必修3 知识结构 1-8 排好.doc_第3页
必修3 知识结构 1-8 排好.doc_第4页
必修3 知识结构 1-8 排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3 知识结构 1-8 排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乱不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文化上::“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形成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学派。概况儒家春秋孔子:政治——仁、德、礼教育——有教无类战国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道家春秋老子:哲学——①唯心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②朴素的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相互

2、依存,不断转。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战国庄子:①相对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②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战国韩非子:法治观——主张依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威慑臣民。集权观——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局面结束。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评价①各学派彼此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②是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学、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如何评价孔子的“仁”和“礼”?1、进步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2、保守性:主张恢

3、复周朝礼制,这是其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主观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1、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2、儒家提倡“礼”、“孝”、“诚信”等伦理道德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知识结构:汉初的无为而治原因客观: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主观:统治者汲取秦亡

4、教训,欲恢复生产,稳定人心,长治久安;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影响积极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国力---消极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董仲舒的新儒学背景经济:西汉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国力日盛。政治: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问题等。思想:黄老学说无法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新形势的需要。内容①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

5、、“天人感应”③维护君权和统治秩序:“三纲五常”特点儒+(道、法、阴阳五行等)=新儒学影响积极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国家。②对儒学成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消极①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②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儒学成为正统武帝尊儒措施思想:采纳董的建议,肯定儒家思想政治: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教育:①教材:五经”,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教师:儒家五经博士教授③学校:A.中央:设太学B.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结果正统思想文化主流影响积极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②确立儒家独尊地位。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6、消极①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二.重难点知识突破:1.从春秋到汉武帝治国思想是演变经过(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法家流行(2)秦朝:法家(3)西汉前期(武帝前):黄老之学(4)西汉武帝后:新儒学2.秦用“法”的原因(1)历史:秦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六国基础;(2)现实:秦统一后面临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务,法家思想适应了这种需要。3.西汉初年用”道家思想“的原因:(1)客观:由于长期战争,汉初经济贫困。(2)主观: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

7、,欲图长治久安;4.西汉武帝:儒学独尊的原因:(1)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但社会潜伏危机:土地兼并、边境不宁、王国等。(2)汉初的无为思想无法解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必修三(第13页,共13页)(3)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的需要。(4)汉武帝大力采取了一系列尊崇儒学的措施。5.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1)法家提倡法治。在动荡年代宜用,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2)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3)儒家提倡仁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

8、轨道,宜用儒家路线。联系: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战国时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格局。第3课宋明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