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ID:33782601

大小:5.31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3-01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_第1页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_第2页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_第3页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_第4页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方医科大学2008级硕士学位论文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AnExperimentalstudyoftheInhibitiveEffectofRecombinantHumanEndostatinonCornealNeoascularization专业名称学位申请人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肿瘤学钟敏罗荣城教授郭坤元教授谢德荣教授马冬教授尤长宣教授吴德华教授论文评阅人李黎波教授谢德荣教授2012年5月2日广州/㈣必硕士学位论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硕士研究生:钟敏指

2、导教师:罗荣城摘要1研究背景:血管的形成和发生是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有很多都与其密切相关。例如胚胎发生、正常生长和发育、创伤、修复、慢性炎症和许多肿瘤的转移,以及非肿瘤的血管源性疾病。新生血管形成在大约20多种眼部疾病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外周血液循环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充满着血管促进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这些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复杂而精细的平衡状态,使得局部的血管处于非增殖的静止状态。当某种刺激如缺血、缺氧或炎症等打破了这种平衡,就会导致新生血管疾病的产生。新生血管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其进展顺序视乎相同,

3、其形成过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为母本血管内皮细胞的渗透性增加;②第二阶段为母本血管基底膜和ECM崩解;③第三阶段为穿过基底膜和ECM的内皮芽形成;④第四阶段为内皮细胞移行和分裂;⑤第五阶段为内皮细胞分支和管腔形成。组织损伤和缺血最终会产生缺血、缺氧、组织坏死、炎症因子等反应,促进实质细胞和炎症细胞合成并释放VEGF、bFGF等促血管新生因子。正常角膜透明无血管,是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膜周围血管终止于角膜缘,形成血管网。角膜缘抗血管屏障功能的正常和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的存在是维持角膜透明无血管的重要因素。当角膜受缺

4、氧、炎症、外伤、手术、摘要营养不良等多种刺激因素后,可以导致角膜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平衡打破,促进了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产出角膜新生血管(corllealneovascu-_larization,CNV),进而出现出血、渗出、角膜瘢痕化等改变,可影响角膜的透明性,最终可导致眼部组织结构的破坏和视功能的损害。在角膜移植的病例中,由于角膜新生血管的出现可以改变角膜的“相对免疫赦免(relativeilTllTlUlleprivilege)”状态,进而产生角膜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手术的失败的高危因素。CN

5、V形成的机制复杂,对于CNV形成的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学说,但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第一种理论认为角膜基质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而形成CNV;第二种理论认为CNV主要是由于某些细胞血管生成因子过度表达引起。在众多致盲性眼病中,角膜混浊引起的失明占到我国盲人的第二位。是目前眼病致盲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除了CNV以外,眼部还有许多新生血管形成引起的疾病,可以导致视功能的严重障碍。从临床角度认识与眼部新生血管发生相关眼病如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目前临床用药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暂无理想的药物。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角

6、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生长,一直是角膜疾病研究的热点。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又称内皮细胞抑制素,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该蛋白可以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而对其他细胞无作用。它是细胞外基质胶原XⅦ羧基末端片段,含有184个氨基酸,分子质量20ku。最初是从鼠成血管细胞瘤株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得到的一种内源性糖蛋白,竞争性地抑制促血管形成因子而发挥作用。ES是一个多靶点的抑制血管生成因子,不仅能干扰VEGF的作用,而且抑制许多其他血管生成信号通路,比单靶点的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有着更大优

7、势。动物实验证明,血管内皮抑制素蛋白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生成,抑制原位肿瘤及转移灶的的肿瘤生长。血管生成抑制剂不同于其他抗肿瘤药物,它靶向于基因功能稳定的血管内皮细胞,可抑制肿瘤的恶化和转移,故理论上此类药物不产生耐药性,是治疗肿瘤的理想药物。目前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酵母菌合成重组人ES。重组人ES与鼠重组ES有高度的同源性,都含有4个保守的半膀胱氨酸,重组人ES作用与内II硕士学位论文皮细胞,无论bFGF或VEGF.165存在与否,内皮细胞的生长均受抑制,其迁移受影响,血管形态也受影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类新生物制品是抑

8、制新生血管作用最强、效果最好的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迁移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的营养供给,从而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前国内外有研究表明ES有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大部分ES是从实验室提取得到,不同实验室提取得到的ES可能存在着个体差异。重组人血管内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