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

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

ID:33787759

大小:989.2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1

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_第1页
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_第2页
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_第3页
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_第4页
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OI: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8.04.002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211:12:37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664.d.20180711.1328.004.html论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监管周昌发摘要: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给监管机构以及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传统“许可准入式”监管强调较高的准入门槛,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缺乏互动性与沟通性;同样地,传统“信息披露

2、式”监管通过强制被监管者披露信息进而解决信息偏在问题,但成本高,极易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持续创新中的互联网金融施以监管,可引入激励相容的理念,通过建立行政指导制度、正负向激励机制以及签订合规协议,激发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使其在自愿选择有利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时,悄然促进金融监管所追求的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激励相容金融监管正向激励负向激励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且广泛渗透到日常经营、生活中的同时,诸多风险事件的爆发无形中折射出互联网金融的“两面性”,也充分揭示

3、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滞后的现实困境。①由于传统的监管模式难以应对当下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产生不良效应,因此,需要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在以传统“许可准入式”和“信息披露式”为基础的强制性监管上进行创新,将激励相容引入互联网金融监管领域,以降低监管成本,顺应互联网互动、融合、创新的特性,提高监管实效。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监管探索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

4、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②以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P2P)、互联网理财、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在我国发展极其迅猛,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已嵌入人们的经济生活中。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频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也让公众心有余悸。可以说,自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以来,社会各界就呼吁要对其进行监管,而如何实施监管,政府似乎“束手无策”。早在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10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肯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积极地位,按照“鼓励创新、防范风

5、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指导意见》只是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定了一个“基调”,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在监管层面,相关细则很难出台。可见,一系列等待制定的“监管细则”均凸显了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谨慎态度。自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飞速发展以来,尤其是经历了近年来爆发的众多纠纷和风险后,金融学界、法学界以及其他领域的诸多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目前已取得不少富有价值的成果。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ZDB148)、

6、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17035)①参见蓝寿荣:《论金融法的市场适应性》,《政法论丛》2017年第5期。②参见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15·法商研究2018年第4期(总第186期)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理念方面,有学者提出维护公平竞争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理念;①有学者认为应采用风险配置的监管理念;②有学者提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秉持“包容、自律和创新”的理念;③有学者认为要以互联网金融风险特征、法的目标、行为监管、消费者合法权益

7、保护和系统重要性为监管理念;④有学者则认为对互联网金融应多实行柔性管理,采用软法与硬法相结合的理念;⑤也有学者认为应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资产风险匹配相一致的风险规制为理念。⑥由此可见,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已呈多元化特点。毫无疑问,视角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依此设置的具体监管措施存在差异,但无论何种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研究成果都有助于为将来制定监管细则提供必要的参考,在理论研究上更能为之后的学者创造广泛的思考或延展空间。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方面,有学者认为要以目标监管模式为最终监管模式;⑦有学者提出应建立符合国情的竞争

8、监管协同机制;⑧有学者则认为,可考虑成立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形成“一行一会”的金融监管体制,转变当前功能性监管的模式,实现金融的综合监管。⑨在互联网监管原则方面,有学者提出互联网金融监管应确定监管主体地方化的方向,采取原则导向监管的方式;瑏瑠也有学者认为应坚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秩序的原则。瑏瑡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措施方面,有学者认为需要建立更加协调的法律规则体系作为有效监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