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

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

ID:33793003

大小:57.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_第1页
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_第2页
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_第3页
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_第4页
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特点相关性无创指标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情况,探讨与肝组织学病变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9例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超声表现中实质回声、包膜情况、PV内径、PV流速等相关指标与肝组织病变的程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G1占22.97%,S1为23.45%,G2占40.67%,S2为23.45%,G3占33.97%,S3为29.67%,G4占2.39%,

2、S4占23.43%;单因素分析得,炎症分级相关因素为年龄、肝包膜改变、门静脉主干内径,纤维化分期相关因素为年龄、肝包膜改变与MPV;多因素分析得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因素均为年龄与肝包膜改变。结论:联合使用多种无创性诊断指标比只应用某单项无创性诊断指标更能准确反映肝组织的病变程度以及预测肝组织学改变。【关键词】乙型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病理学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35-0066-02针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

3、,应先采用肝活检来评估肝组织的病变程度[1],然后再确定能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因此回顾性分析209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临床上与肝组织学病变有关的无创诊断指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9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118例,女91例,年龄10〜58岁,平均(33.2±6.5)岁。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且排除合并其他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以及其

4、他疾病[2]。所有患者肝组织学检查皆有肝炎病变,同时未接受抗肝纤维化或抗病毒治疗。1.2方法1.2.1实验室检查于肝活检前一周内,患者应接受以下检查:血常规、HBV血清学标志物、生物化学检查、甲胎蛋白。经由两名病理科的医师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对炎症进行分级以及纤维化分期[3-5]o1.2.2超声检查于肝活检前一周内,患者接受超声检查。检查前空腹至少8h,待呼吸平静后以右侧卧位或仰卧位进行检查。彩超诊断仪采用的是意大利百胜Malab60来观察记录脾脏大小、门静脉主干内径以及肝脏包膜形态特1.3统计

5、学处理2结果2.1肝组织学检查结果209例患者的肝组织检查中发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炎症以及坏死的情况。G1占22.97%,S1为23.45%,G2占40.67%,S2为23.45%,G3占33.97%,S3为29.67%,G4占2.39%,S4占23.43%O2.2与炎症分级有关的单因素分析Spearman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年龄(r=0.221,P=0.000)、肝包膜改变(“0.492,P=0.000)、门静脉主干内径(一0.269,P=0.000)o2.3与炎症分级有关的多因素分

6、析2.4与纤维化分期有关的单因素分析2.5与纤维化分期有关的多因素分析3讨论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肝组织学检查中病变程度高于G1和S1的患者达77.03%和76.55%O表明肝组织学检查可查出ALT正常或者低水平慢性HBV感染者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及炎症坏死存在,与近年研究是一致的[6-8]o对于大部分CHB患者来说,肝组织学改变是个缓慢且渐进性的过程。随患者年龄增长,其肝组织炎症以及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从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与肝组织学病变程度有关的独立预测因素包含年龄以及肝包膜改变。本次研究中,

7、97.61%和76.57%的患者肝组织学病变程度不足G4和S4,肝脏炎症进展较慢,致使细胞外基质的沉积速度慢,降解相对充分,致使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如今,超声检查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方面应用广泛。经研究发现,肝包膜改变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是正相关,与文献[6-7]报道相一致。近些年,采用超声瞬时肝弹性测定(Fibroscan)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是无创性定量检测肝纤维化方面较佳的一种方法[9-11]o通过研究发现,Fibroscan的测量值的准确性很容易受血清转氨酶

8、水平的影响[12-13]o经过此次研究可以得出,若要准确反映肝组织学的改变,仅依靠某单项无创性诊断指标是很难实现的,联合使用多种无创性诊断指标比只应用某单项无创性诊断指标更能准确反映肝组织的病变程度以及预测肝组织学改变。针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HVB感染者,结合感染者年龄、超声影像学的检查以及血小板对筛选出那些需要实施肝活检非常有帮助,然后决定其是否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