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析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析

ID:33809651

大小:59.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析_第1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析_第2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析_第3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析高三学生的学习重心主要是高考应试技巧的训练,训练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周考、月考、段考等阶段性的考试,而测试后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就成了广大高三教师关注的热点。那么,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主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高三试卷讲评课中可以通过创设有利于认知建构的学习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在引导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探索,主动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一、创设情境,建构知识网络对于易错题,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进而引导学生找出类似的知识点,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新的知识网络。例1: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①②⑤⑥③B.④①②⑥⑤③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④②③⑥⑤该题的考点是:③苯酚钠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三个物质酸碱性的比较,

3、课本上的解释是: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的碱性就越强,PH越大。而盐的酸根对应的酸指在酸根上加一个氢原子。这时要比较的就是对应酸的酸性了,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这个很好理解,但是碳酸氢根的酸性要怎么比呢?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回忆起可以通过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进行比较。但是课本上只有碳酸和苯酚钠的反应,并没有碳酸氢根与苯酚钠或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碳酸不过量的情况下碳酸与苯酚钠的反应会得到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是否违背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一一在二氧化碳过量的情况

4、下可得到碳酸氢盐?学生经过思考会恍然大悟:原来,碳酸与苯酚钠的反应会得到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是因为苯酚会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于是就得答案C。二、学生主体协作学习试卷讲评最忌讳按试题顺序由上到下分析和讲解,这种讲评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试卷各种问题的连贯性、延伸性。而采用分类讲解法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把学生错得较多、需要讲解的题目,按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请学生相互讲解做错的原因及正确解法的思路。学生在思考、讲解及纠

5、正他人的过程中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方法,并且记忆得更牢固。例如,讲解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正误判断方式,有些学生会用教师教得最多的,先写出电极的反应式再去看提供的答案并进行判断;有些学生会通过最简单的电子得失与电极是否对应用排除法进行选择。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都不一定能把正确答案最后选出来,在大家相互的分析中,教师适时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注意各自的长处,看能否进行合并。于是就会有学生发现:对于复杂的电极反应式,一般都是正确的,这样很快就可以排除一些答案,选出正确的答案。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经

6、过实验证明:任何人的注意都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尤其是在被动和无目的地去看一个单调而没有变化的事物时,要想注意集中5秒钟都很困难,但是对复杂多变或自己感兴趣的事则可延长注意集中和稳定的时间。所以,在高三试卷的讲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注意联系问题穿插一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除了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记忆外,还可以达到让学生的精神略为松弛后,恢复稳定的注意力的作用。例2:C0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D.硅酸钠溶液该

7、题困惑了不少的学生,考了几次但答题情况都不是很理想,B和D都好理解,一个是碳酸钙的沉淀,一个是硅酸不溶于水。另外两个,A是因为不反应,C是因为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过饱和析出。所以答案选Ao学生反映,上课的时候听懂了,但再次遇到,还是弄不明白。A、C两个反应原理跟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原理是相类似的,这时可以穿插介绍侯氏制碱法。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联系现在的问题展开,比如,往海水里直接通C02是不反应的,就像往氯化钙溶液里通入C02没有沉淀一样,原因是弱酸制强酸不反应。但是如果用碱把酸中和了,C02

8、就可以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侯德榜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先往海水里通入大量的氨气,然后才通入C02,再利用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过饱和析出,从而制得小苏打,再利用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原理制出纯碱。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却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且还让学生紧绷的精神得到放松的机会,还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以上是笔者在高三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探讨中的一些浅显认识。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笔者相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