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

ID:41158574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7

上传者:赏心悦目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_第1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_第2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_第3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_第4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研究李强辽宁省本溪一中.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研究高考前的全面复习阶段,有大量的高考模拟和联考,试卷讲评课成为主要的课型。对学生而言,试卷的讲评不仅能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的温故,更有助于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的培养。对教师而言,通过讲评试卷,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能力。应该说,一堂高质量的讲评课不仅是一次测试的总结,也是下一阶段教学的起点,所以对讲评课的研究和实践意义重大。一、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现状调查究竟老师们常采用什么样的讲评方式?学生欢迎什么样的讲评课?为此对本校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中教师的通常做法和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1.对学生的问卷结调查果及启示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设计了5道选择题和2道问答题,调查结果见表1。表1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表内容选项百分比(%)每次考试后立即和同学对答案,讨论结果30立即自己翻资料找答案34不再想它36每次发回试卷后立即自己订正错误19和同学对答案,讨论试卷中的错误45待教师讲评时更正试卷中的错误36对试卷中的错误大多数能够自己弄懂42大多数和同学讨论后能够弄懂26大多数听教师讲评后才能弄懂30大多数老师讲评后还是弄不懂2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只公布部分较好学生成绩15公布部分较好学生成绩、平均分及各分数段人数68公布部分较好学生成绩和进步明显学生成绩27希望教师讲评试卷每题都讲11有重点的讲85不必讲评4问答题的调查结果:第一道问答为“目前老师讲评试卷是如何进行的”?同学们反映,大部分老师的讲评课都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题、易错题讲得多,对简单题讲得少,或只报一下正确的答案,但有少数老师讲课“遍地开花,毫无针对性和目的性”,有的老师讲评只限于试卷上的内容,没有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拓展。有的老师讲评太快,没有给学生留一点消化的时间,使学生还是不能真正弄懂。第二道问答题为“希望老师如何讲评式卷”?同学们普遍要求老师突出重点的讲,要多传授解题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元素推断题、无机推断题、有机推断题等要多引导学生找出解题切入口,并要帮助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出现的普遍性错误,应帮助学生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 .其实,每次发卷时,学生既兴奋又紧张,一是想知道自己的分数,二是想知道错了哪些题?为什么错?三是想知道其他同学的分数和答题情况。学生的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满足学生的欲望。教师在介绍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后,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或满意或不满意,在兴奋的状态中去自我寻找答案,这时的记忆一定会十分深刻。在讲评过程中,学生还有一些好的提问或好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讲出来,并且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多想多讲,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在讲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后,可以停一会,让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或提问,使学生真正弄懂,切不可为了赶进度而接着往下讲,煮夹生饭。2.对教师的座谈调查结果及启示从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高三化学教师都很负责,每次考试后都能及时认真地阅卷,并大都做了阅卷记载,主要记载各题的得分情况,各题中常见的错误,一些好的解题方法等等,以便讲评时有针对性。一般上课时,先发试卷,再介绍考试的基本情况,接着就开始讲评试卷。讲评时,基本上都是按题目顺序去讲,简单的题少讲或只报一下答案,对重点的题、错误较多的题讲得要多一些,这些和学生调查结果一致。教师座谈反映的情况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怕学生弄不懂;二是怕时间不够用;三是讲评了多遍的题目,学生还错。怕学生弄不懂,往往就讲得多、讲得细,不管学生已懂还是没懂,不管学生喜欢听还是不喜欢听,都要从头到尾讲一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基本被“扼杀”,形成了教师的滔滔不绝,掩盖了学生的模模糊糊。怕时间不够用,所以讲评时就得抓紧,从发卷就开始讲,中间不停顿,很多时候学生还来不及思考清楚就开始讲下一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讲评了多遍的题目,学生还错。究其原因,主要是每次试卷讲评时,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基本被“扼杀”,形成了教师的滔滔不绝,掩盖了学生的模模糊糊。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讲学生之所需。在交流互动中,在“师生”、“生生”合作下“生成”。二、讲评实施的基本环节1.准备环节考试后,尽快批阅试卷,让试卷早一点与学生见面。并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记录答题情况,统计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对应的知识点;(2)找出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3)找出在以往教学中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 .(4)找出关系到后继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5)找出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6)学生自行改错,寻因,完成未做的题目。2.讲评环节(1)以鼓励为原则,巧妙公布成绩每次考试后,学生都比较关注所得的成绩和名次,这是正常现象。然而在高三的复习阶段,面对考试,大多数学生本身已经有心理压力。如果教师在讲评课上,过多地责备、批评学生,则容易把讲评课变成批评课。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笔者认为在讲评课上要重视鼓励性原则,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多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尤其对于那些学困生,教师更应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建议在讲评课开始时,先公布一下全班的平均分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让每位学生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公布其名字和得分情况,还有那些进步较快的学生,此时若能得到表扬,一定会大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2)讲评要克服“生与熟”的矛盾一份试卷,经历了教师选、学生做、教师改、教师评,这么多环节,有时可能间隔较长时间,还有学生每天要完成各个学科的作业。当批改后发下去时,学生对做过的试卷比较陌生了,对其中的有些试题就更是陌生了。而教师通过批改及备课,对试卷相对熟了。因此,必须克服试卷讲评中学生的生与教师的熟之间的矛盾。把试卷发下去,让学生再看一遍试卷,且对错误题目进行订正,并通过订正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然后确定要重点讲评的知识点。从而也消除了学生对试卷的陌生感。(3)讲评贵在方法,重在思维有些教师讲评试卷只提供正确答案,而不重视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技巧加以指导;只满足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不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得不到新的启发、思考与收获,往往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局面。“教是为了不教”,讲评重点在于指导,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和训练思维:①怎么做出来的—解题采用的方法;②为什么这样做—解题依据的原理;③为什么想到这样的方法—解题的思路;④题中有哪些细节或隐含的条件要引起注意—审题的注意点;⑤本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解题的特色;⑥题干条件可以改变吗—怎样应对变化;⑦我为什么会错解—错误的原因和避免出现错误……真正使学生思而有益、想而有获。.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化学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讲评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讲评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正学过的知识但评讲内容决不是原有形式的简单变复,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例1: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铜离子浓度降至一半时,停止通电,若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原体积,应加入的适量适当物质是:A CuSO4      B CuSO4 .  5H2O     C CuO     DCu(OH)2统计结果显示,有不少同学选择D,这显然是由于思维不够严密所致,学生只认为阳极是OH-放电,阴极是Cu2+放电,所以要恢复就加Cu(OH)2,而事实上根据守恒的思想,2Cu和O2脱离系统,应补充Cu,O[比例1:1],而H元素无变化,所以加CuO,而不是Cu(OH)2。为帮助学生理解加什么物质恢复,关键在于看离开体系的物质,再补充如下两个深化理解练习:试题1: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这个题目一出,很多同学就疑惑了,刚才不是说电解CuSO4恢复加CuO吗?为什么又加Cu(OH)2?但本题提示加入Cu(OH)2后溶液恢复原来状态,说明电解过程中不仅硫酸铜被电解,而且有水被电解(说明硫酸铜被电解完全)。0.1molCu(OH)2可以看作是0.1mol的CuO和0.1mol H2O,因此电解过程中有0.1mol的硫酸铜和0.1mol的水被电解。.试题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值(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的电子数为:A.0.4molB.0.5molC.0.6molD.0.8mol本题又是进一步深入的理解了电解CuSO4问题。通过串讲,充分发挥了该题的智能价值,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例2: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与n的关系是:A、m=nB、m>nC、mn,为B答案。为了进一步巩固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增加以下变式练习:. .变式1: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前者PH后者PH(大于,小于,等于)变式2:PH相同的氨水与Ba(OH)2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前者PH后者PH(大于,小于,等于)由此总结出此类题型的快速解题方法是:抓住一个本质-即弱酸或弱碱稀释时电离度增大,继续电离出H+(或OH-),而强酸强碱则不在继续电离,稀释相同倍数后弱酸的C(H+)大于强酸C(H+)或弱碱的C(OH-)大于强碱的C(OH-)此时在追加如下变式,可让同学深刻体会到物质的量浓度与PH、强酸与弱酸的区别,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变式3:0.1mol/L的醋酸和盐酸稀释相同倍数后,前者PH后者PH(大于,小于,等于)变式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与n的关系是:A、m=nB、m>n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