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

ID:33815018

大小:57.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_第1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_第2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_第3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_第4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康达大厦工程中应用摘要:为了弥补严重削弱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桩底沉渣及桩侧泥皮的缺陷,采用后压浆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措施,可大幅度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本文结合康达大厦工程具体实例,对钻孔灌注桩采用后压浆前后的单桩承载力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程;应用1工程概况康达大厦为一综合性及多功能办公写字楼,位于西安市互助路中段,总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主楼地面以上18层,建筑高度68.10米。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一层,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2工程地质建设场地地貌属黄土梁洼地貌

2、,位于古迹岭黄土梁南侧,与兴庆池洼槽相近地段。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此为:①层杂填土:层厚0.70〜3.60米。②T层黄土:可塑〜软塑状态,层厚1.90〜5.00米,IL=0.59,fk=120kPa。②-2层饱和黄土:软塑〜流塑状态,层厚2.30〜&40米,IL=1.10,fk=80kPao②层古土壤:可塑〜软塑状态,层厚4.20〜4.40米,IL=0.81,fk=160kPao③层黄土:软塑〜流塑状态,层厚7.30〜7.40米,IL=1.13,fk=120kPao④层古土壤:可塑〜软塑状态,层厚2.70-3.30米,IL二0.75,f

3、k=160kPao⑤层黄土:可塑〜软塑状态,层厚6.80〜7.50米,IL=0.58,fk=200kPao⑥层古土壤:可塑状态,层厚3.70-3.80米,IL=0.47,fk=160kPao⑦层粉质粘土:硬塑〜可塑状态,层厚5.50〜5.60米,IL=0.46,fk=210kPao⑧层粉质粘土:硬塑〜可塑状态,层厚9.00〜9.30米,IL=0.31,fk=210kPao在⑦层古土壤的底部,有结构致密、比较坚硬、强度较高的钙质富集层存在。层厚0.30〜0.80米,高程为382.37〜382.42米。3设计条件康达大厦工程±0.00米高

4、程为414.80米,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桩顶标高为-7.3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407.50米,桩端设计在⑦层古土壤的底部钙质富集层上,桩端标高为-32.3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382.50米。设计桩长为L=25.00米,桩径为d=600毫米,采用C40钢筋混凝土。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的5.2.8公式及该工程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提供的有关资料,可以估算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Qsk+Qpk=u》qsikLi+qpkAp(5.2.8)通过对不同勘探点计算,建议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

5、k取2600kN4钻孔灌注桩后压浆4.1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概念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不是一种成桩工艺,而是针对影响泥浆护壁灌注桩承载力的桩底沉渣及桩侧泥皮缺陷的补强,进而加固桩底及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一种辅助技术。采用的注浆方法是:利用预先附设在钢筋笼上的注浆装置,在钻孔灌注桩成桩后的一定时间内实施,所以一般称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其钻孔、灌注的成桩过程与普通钻孔灌注桩无异。4.2后压浆技术与成桩的关系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效应,主要体现在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的提高和变形的减小两个方面。为使后压浆效应能充分反映出来,在应用后压浆技术过程中,应注

6、意两点与成桩的关系。①桩身强度的设计应与注浆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相匹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因后压浆而显著提高,因此设计中应相应提高桩身强度,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验算,避免桩身强度先于土阻力破坏而使注浆失败。①成桩质量仍需严格控制,不可因后压浆而放松。特别要防止断桩、缩径、离析,因后压浆对这些缺陷的弥补作用很小。4.3后压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机理土体中注浆,其机理随土层性质及浆液性质和注浆压力的不同而变化。大体可分为渗入注浆、劈裂注浆和压密注浆三中类型。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的注浆性态中,上述三种注浆机理都存在。相应地在桩底沉渣、桩身泥

7、皮与桩底桩侧一定范围内,土体中产生充填胶结效应、加筋效应和固化效应,从而使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显著提高。①桩侧注浆:当桩侧土为粗粒土(卵、砾中粗砂)时,桩侧注浆以渗入性注浆为主;当桩侧土为细粒土(粉细砂、粉土、粘性土)时,桩侧注浆以劈裂注浆为主。对于桩表面附着的泥皮薄弱区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则较易发生劈裂注浆,浆液沿桩身表面上返。当浆液稠度很大,桩表面泥皮不多时,则可能出现压密注浆。②桩端注浆:当桩端持力层为粗粒土,或虽为细粒土但桩身穿越粗粒土,或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有离析发生时,则桩端注浆以渗入注浆为主,随后将出现桩端土一定范围内的劈裂注浆

8、(细粒土)及沿桩身向上10ni〜20m髙度的劈裂注浆。当桩端持力层及桩侧均为细粒土时,桩端注浆开始为渗入注浆,随后转化劈裂注浆。5后压浆施工工艺及构造要求该工程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以及设计有关要求,采用了与本工程相适用的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