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探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ID:33863096

大小:28.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探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_第1页
探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_第2页
探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摘要:本世纪初期,全球商业金融出现了巨额不良贷款的一层阴影,在全球经济复苏发展的快轨道上凹显出了商业银行对这一阴影的措手不及,在银行经济健康发展的势头之下不得不放慢脚步应对这一金融危机。而我国伴随着“入世”,国有的商业银行运行了系列股改调整,有效地将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降到了最低。但因为受国际及国内各因素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的势头仍未完全掌控,我们仍要忧虑于当前,筹谋于未来。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目前我国各行业生产态势均出现各种隐性问题,最突出的是在一

2、些生产相对过剩、能源相对紧缺而人员相对集中的产业。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重重危机正使企业的产业链脱节、资金缺口大,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加大,隐性不良贷款劣势得以凸显。区域分布上主要集结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整个中国拉响了“区域集聚,行业集群”的危险警报,如何应对和化解这一危机成为了我们各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现在我们就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的建议。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大环境因素。1、全球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便呈放缓态势。由于全球不稳定性因素较多

3、,加之金融危机的扫荡,使国际形势不稳,呈现弱复苏。而中国正是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仍落后于其它发达先进国家的水平,在“入世”后调整国内各产业结构及规模兼并重组的同时,必会导致不良贷款反弹。在经济弱复苏期企业成本还在加大、库存量也在上升,泡沫经济使各行业吃紧,这种持续积聚的风险必然给银行业带来不良的负面的冲击。2、外部经营环境恶化,导致资金断裂。我国近几年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但仍由于经济放缓的大原因,这些中小企业仍然在市场需求量方面持续不足,订单减少不稳定而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中小企业无力

4、摆脱困境,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停产,老板玩起了失踪,银行贷款无人可找的局面。这一现象在我国江浙一带问题尤为严重,成为了我国的“重灾区”。3、缺乏信用体系,银行丧失自保功能。现今,我国法治系统还不够完善,法制建设也差强人意,整个社会缺乏社会信用体系,国家社会对个人信用程度根本无法掌控,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信用文化,这样无论在法制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不够对不良信用者产生约束力。有些企业因自身的道德缺失而失信于银行的事例已日益增多,恶意贷款的个别企业也有机可乘,而银行却只能在事后利用苍白的法律诉讼手段来维持仅存的颜面

5、,结果往往是松软无力的假性约束,有时甚至还会遇到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的消极对抗。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因素。1、银行内部风险监控存在缺陷。其实,在商业银行内部都有严格的执行风险监控制度和具体实施规程,即“贷前要严格预审、贷中要过关严审、贷后要跟踪检查”。这所谓的“三部曲”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并没那么严格,银行相关人员在企业的资信取得及资料报告上进行虚假代编,审批人员也不深入审核调查,最后只是走马观花地造访了事,这使得银行无法脱离恶意贷款、虚假贷款、过度融资的怪圈,摆脱不了最终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2

6、、注重营销绩效而忽视内部信贷管理。部分银行需要快速提高信贷数量,而枉顾信贷质量,把精力和绩效统统与营销数量挂勾,使得快速增长的需求与信贷人员数量和素质脱节,工作人员无法满足银行膨胀的胃口,只有在营销中敷衍了事,对贷款的安全流动性缺乏足够的分析,最终降低了信贷管理质量。3、注重间接还款渠道而忽视直接还款来源。银行的金融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金融水平,信贷水平也是同样。在信贷中,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是两种不同的形式,约束作用则抵押最强而信用最弱,但我们的银行不能简单地用抵押代替信用,使银行信贷沦陷为初级的“典

7、当行”,遏制住抵押担保贷款趋势的蔓延,否则这将是我国银行业的重大退步。三、应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策。1、银行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导向为标杆,关注热点行业和经济周期敏感行业,详细排查,要加强银行准入标准,高标准严要求地实行贷前审查,要对守信客户和不守信客户建立名单,以制定应对措施。要配合社会建构信用体系,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银行要积极配合社会建构,进行网络连接,录入银行信用名单。2、构建银行信贷风险文化。在银行各个层面积极倡导信贷风险文化,强调以银行信贷质量为考核标准,来实施员工绩效考核,这样可避

8、免内部急功近利风气的蔓延,要加强员工内部考核,信贷风险与激励措施双重考核,从内部阻塞漏洞。3、多渠道化解不良贷款。包括:收现、清旧借新、债务重组、法律诉讼等手段,还要利用国家新出的政策进行不良贷款核销,利用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评估,并在条件成熟之时可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但要注意在起步初期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再盘活资产,不可操之过急。4、银行要争取与地方政府保持关联,以政府为依托,齐力合作,共同努力将不良信贷进行债务重组,因为只有与地方政府保持一致,才能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