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ID:33933405

大小:536.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1

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8期财经研究Vol136No182010年8月J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Aug12010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杨俊,廖尝君,邵汉华(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30)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由竞争而采取的赶超行为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在中国特殊的经济分权模式下,这种赶超行为一方面加深了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是优先发展重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导致了过快的资本深化。文章然后提出了

2、理论假说,最后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显著降低了劳动报酬份额;另外,文章还发现人力资本存量也与劳动收入占比显著负相关。关键词:经济分权;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劳动收入占比中图分类号:F127;F12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9952(2010)0820004211一、引言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贸易和投资的日益自由化为特征的,过去的10年中国以极快的速度融入全球化进程。2005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4221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贸依存度高达6319%;2009年,中国出口

3、额首次超过德国。由Stolper2Samuelson定理可知,作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贸易的分配效应使得劳动者的报酬上升而不是下降。但是,中国现实的劳动收入占比状况并未出现经典贸易理论的理想结果。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机理不可能与其他国家完全一样,在分析和理解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时,一方面要结合传统的经典理论和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必须和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改革联系起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色是在不改变政治权力基本结构的条件下,中央和地方实行经济上的分权。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分权的经济体制产生了特殊的政府结构,政治收稿日期:

4、2010203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03038)作者简介:杨俊(1972-),男,重庆铜梁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尝君(1983-),男,重庆开县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邵汉华(1986-),男,江西九江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4·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绩效的考察依赖于经济绩效的表现(周业安,2002),迫使地方政府追求经济资源的扩张,并且刺激地方政府展开GDP大战。本文力图揭示地方政府由竞争而采取的赶超行为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的

5、研究成果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刘易斯假设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农业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现代部门可以按照不变的工资水平雇用到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现代部门工资水平保持不变,因此不同产业的劳动收入占比将存在较大的差异。Acemooglu和Guerrieri(2006)从不同部门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和资本深化的角度分析了总量水平的劳动收入占比的稳定性与非平衡增长共存的问题。Diwan(2000)的相关研究表明资本产出比的提高对富国的劳动收入占比有促进作用,对于穷国,结果则刚好相反。另外,很多学者还注意到开放经济条件

6、下,全球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Harrison(2002)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来衡量全球化进程,发现全球化不利于劳动报酬份额的提高。Bockerman和Maliranta(2009)认为全球化通过提高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增强了资本讨价还价的能力,弱化了劳动者的谈判地位。我国已有的文献均围绕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全球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进行研究。杨俊和邵汉华(2009)运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具有资本增强属性的技术进步和过快的资本深化偏离了现阶段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显著降低了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罗长远和张军(2009)从

7、产业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并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加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另外,罗长远和张军(2009)运用省际面板数据着重考察了全球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结果发现FDI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显著为负。李稻葵等(2009)运用1960-2005年122个国家或地区数据研究发现,劳动报酬份额和人均GDP呈现U形规律,并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两年可能进入上升通道。但是,对于中国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我们尚未发现相关的研究文献。二、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一)分权模式

8、下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色是在不改变政治权力基本结构的条件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