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剂分析教学课件

清热剂分析教学课件

ID:33977840

大小:997.50 KB

页数:142页

时间:2019-03-03

清热剂分析教学课件_第1页
清热剂分析教学课件_第2页
清热剂分析教学课件_第3页
清热剂分析教学课件_第4页
清热剂分析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热剂分析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热剂1清热剂【概念】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立法依据】“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素问·至真要大论》2【适应证】外感、情志、内伤——里热(虚、实)证。表证已解,热已入里,但尚未结实——清热。———解表、和解、表里双解、攻下———3分类(1)清气分热——热在气分证(2)清营凉血——邪热传营,热入血分诸证(3)清热解毒——温疫、温毒,或疮疡疔毒(4)清脏腑热——脏腑火热证(5)清虚热——虚热证4【注意事项】(1)辨清热证性质(虚、实);邪

2、热所在部位(脏、腑);热证传变阶段(气、营、血);(2)辨明热证的真假;(3)寒凉之品易伤脾胃阳气,注意顾护脾胃;(4)权衡轻重,量证投药;(5)热邪炽盛,服清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少佐辛温之姜汁,或采取凉药热服的方法;(6)屡用清热泻火而热不退者,宜用滋阴壮水的方法,待阴复其热自退。5第一节 清气分热【适应证】适于热在气分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多汗,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配伍】当用清热生津法治之,常用辛甘大寒的石膏与苦寒质润的知母为主组方。适当配入养阴生津的药物,如花粉、石斛、芦根等,或配入补气药

3、,如人参、炙草等。若兼热结、肝风、湿郁证,需与泻下、熄风、化湿法合用。【代表方】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6白虎汤《伤寒论》〖组成〗石膏50g知母18g炙甘草6g粳米9g〖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78〖病证解析〗┏内热熏蒸——壮热面赤伤寒邪传阳明┃入里化热或温┃邪传入气分┃━里热实证┫热灼津伤——烦渴引饮┃┣迫津外泄——大汗出┃┗热盛于经——脉洪大有力9〖配伍意义〗石膏——甘寒,清阳明之热,止渴除烦君知母——苦寒,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臣甘草、粳米——益胃和

4、中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使10〖配伍特点〗(1)辛甘寒之品与苦寒质润之药相配,使清热生津之力倍增。(2)寒凉药中配伍补中护胃之品,防寒凉伤胃,祛邪而不伤正。11〖辨证要点〗(1)本方为清阳明经热及气分热盛代表方。(2)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证治要点。12〖加减运用〗(1)气血两燔,引动肝风,神昏谵语,抽搐——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2)阳明腑实,神昏谵语,便秘,尿赤涩——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3)消渴病胃热见烦渴引饮——加天花粉、芦根、麦冬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13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白

5、虎汤-知母+人参、麦冬、半夏、竹叶〖组成〗石膏50g竹叶6g炙甘草6g粳米1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1415【配伍特点】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清、补两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医宗金鉴》云其:“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辨证要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用时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16第二节 清营

6、凉血【适应证】(1)邪热传营证: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等;(2)热入血分证:见出血,发斑,昏狂,谵语,舌绛起刺,脉数等。17【配伍】常用水牛角、生地等清营凉血药为主。(1)“清营透热”法==清营药+宣通气机的银花、连翘、竹叶等以促进营分邪热透出气分而解。(2)“凉血散血”法==凉血解毒药+活血的丹皮、赤芍等以促其瘀血消散,使止血而不留瘀。【代表方】清营汤、犀角地黄汤。18清营汤《温病条辨》【组成】水牛角30g(先下)生地黄15g元参9g竹叶心3g麦冬9g丹参6g黄连5g银花

7、9g连翘6g【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1920〖病证解析〗┏热灼营阴——身热夜甚,口渴┃┣热扰心神—神烦少寐,时有谵语┃邪热传营╋热蒸营阴,津液上潮—口反不渴┃┣热迫营分,伤血络——斑疹隐隐┃┗热伤营阴——舌绛而干,脉细数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目喜开或喜闭21〖配伍意义〗水牛角——咸寒,清热凉血解毒君——“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生地、麦冬、玄参——甘寒,清热凉血养阴臣银花、连翘——芳香

8、,轻宣透泄,清热解毒佐——“入营尤可透热转气”竹叶——清心热佐黄连——苦寒,清心泻火解毒佐丹参——凉血活血祛瘀佐22【配伍特点】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透热转气。【辨证要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使用注意】原著云:“舌白滑者,不可与也”,该条自注云:“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23【加减运用】(1)寸脉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