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ID:33992990

大小:37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黄山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ww.ks5u.com说明: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艺术想象与变态心理杨守森变态。理是与常态心理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所谓常态心理是指人们按照现实事理逻辑进行思维的心理状态;所谓变态心理,原是精神病理学意义上的一个术语,本来是指由于心理失调而导致的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精神病

2、患者”常常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特征。我们这里主要用以借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由于情感作用而导致的主体的一种异常。理状态。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想象活动中,当然离不开常态心理的制约,但同时却也常常伴随着一种与“精神病患者”相类似的变态心理过程。因此,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关系,便成为艺术想象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内在机制来看,心理变态也就是一种物我两忘、如醉如狂、混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全神贯注、心往神驰的一种想象状态。正是借助这样一种想象,在艺术家的视野中,才会出现花乌知春、木赋愁、高山起舞、大海歌唱、万

3、物皆有灵性,绝然不罔于客观本原世界的另一个奇妙世界;在艺家的笔下,才会出现子虚乌有,却又令人陶醉的风光、栩栩如生的动物、呼之欲出的人物等等。作为非病理型的心理变态,其实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任何人的心理都不免带有若干所谓‘变态’的成分。比如做梦是常事,可受催眠暗示也是常事。而这些心理作用却属于变态心理范围之内。”另如感知错幻、情绪异常,人格精神分裂,也莫不是人人具有的心理体验。许多看起来悖于生活常理的现象,在艺术家的笔下,之所以会成为真实动人的艺术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4、,其实也就是由于作者的变态心理和读者的变态心理产生共鸣的结果。李白诗云:“狂风吹我心,西挂威阳树”。这种独特想象的艺术造型,显然是诗人变态心理作用的结果。若用常态心理来看,狂风如何吹心?心挂在树上,人还能活吗?自然与理不通,难以解释。与之相似,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曾得到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反驳:“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做十里,则莺啼绿映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这种误解便是由于论者用

5、自己的常态心埋去判断诗人必不可少的变态心理的结果。不论李白笔下的挂于成阳树上的心,还是杜牧笔下的千里眷光,都是诗人在变态心理作用下,激于情感产生的一种幻想。如果没有这种幻想,只是通过常态心理,实写思念之情,改为“十里莺”,也就没有了情感升腾的诗味,当然也就没有了艺术。由此可见,艺术之所以为艺术,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在于,科学是以常态心理为基础的思维活动,艺术则必须通过变态心理基础上的想象运动进行。艺术的审美享受,其实也就是一种变态心理的享受,即由作者的变态。理活动引发的读者的变态心理活动过程。

6、人类在日常生活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大多要靠常态心理进行。经久疲惫之余,听听音乐、看看美术作品、读读诗歌小说,借助艺术欣赏,便可暂时摆脱眼前现实,进入一种变态心理的想象和幻想的境界。这种主动性的心态调整,自然有助于常态心理的休歇乖舒张,这或许便是我们寻常所说的艺术之具有审美愉悦价值的内在原因之一吧。显然,要实现这样一种审美价值,读者和作者之间,必须构成一种两重变态心理的感应叠合关系,即作品必须设法通过内在特定因素,将其中的变态心理内容自然地转化为审美者的变态心理体验,而要实现这种叠合,情感是其中必

7、不可少的粘合剂。(选自《文艺理论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变态心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从精神病理学意义上来看,变态心理是一种临床特征,常常表现为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失调。B.从内在机制来看,变态心理是一种想象状态,心理主体由于全神贯注、心往神驰,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如醉如狂、混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的心理状态。C.从艺术创作过程来看,变态心理是指由于情感作用而导致的主体的一种异常心理状态,是艺术创作中依赖的一种接近“精神

8、病患者”的非病理型的心理体验。D.从艺术的审美享受来看,变态心理主要指读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作者的变态心理活动引发的读者的变态心理活动。2.下列对杨慎误解杜牧诗的原因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杨慎以常态心理去赏读杜牧的《江南春》,故而才有将“千里莺啼”改为“十里莺啼”的说法。B.杨慎在艺术的审美享受上没有非病理型的心理变态,因此在文学欣赏中也就体味不到个中之趣。C.杨慎在赏析《江南春》时,没有与作者的变态心理产生共鸣,从而对此诗产生非艺术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