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博物展示组硕士班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博物展示组硕士班

ID:34017342

大小:423.5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3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博物展示组硕士班_第1页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博物展示组硕士班_第2页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博物展示组硕士班_第3页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博物展示组硕士班_第4页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博物展示组硕士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博物展示组硕士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陽明山山仔后美軍宿舍群空間意涵的變化AnAnalysisoftheSpace-MeaningChanging:ACaseStudyoftheU.S.ArmyDependant’sDistrictatShan-ZhaiHo,Yang-Ming-Shan邱敏芬Chiu,Min-Fen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博物展示組碩士班摘要「陽明山」是一處含有多種文化意涵疊合的空間,而這些意涵的發生與每個時期的台灣發展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而坐落於陽明山的山仔后美軍宿舍群,在發展過程也與台灣的社會脈絡相互呼應著。筆者試以研究此地區的空間意涵隨著

2、歷史轉化過程下的變遷過程,並探討空間轉化與社會變遷的關連性,以及藉由針對於台銀將此地區進行標售而來的民間團體的保存運動,進一步討論此特殊空間對於一般民眾從閉鎖轉向開放的過程,也藉此展現出公民權在文化歷史空間上的伸展。關鍵詞:陽明山、山仔后、美軍顧問團、美援、美軍宿舍陽明山山仔后美軍宿舍群空間意涵的變化邱敏芬一、前言:「陽明山」這一作民眾普遍認知的「台北後花園」,是一處含有多種文化意涵的空間,而這些意涵的發生與每個時期的台灣發展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坐落於陽明山的山仔后美軍宿舍群,不論在形成的原因和發展過程也與台灣的社會脈絡相互呼應著

3、。傅柯在對於空間的探討中提到「人的位所﹝emplacement﹞這一重要問題不只是弄清楚對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是否將有足夠的空間,而且要搞清如下問題,在人類各種要素中,何種鄰近關係,何種類型的儲存、循環、辨識和分類系統將被優先保留在某種情境之中,以便獲得其結果。」﹝1984﹞。筆者在本文中針對山仔后美軍宿舍群的分析,以探究此地區的空間意涵隨著歷史轉化過程下的變遷過程,並探討空間變遷與社會變遷的關連性,以及藉由針對於台銀將此地區進行標售而來的民間團體的保存運動,進一步討論此特殊空間對於一般民眾從閉鎖轉向開放的過程,也藉此展現出公民權在

4、文化歷史空間上的伸展。二、草山發展過程概況藉由此章對於草山﹝陽明山的舊稱﹞在台灣光復之前的發展過程,說明此地區由礦產與農業為主的社會型態如何轉型為具有強烈文化象徵的區域,而這樣的特殊性將會與下一章美軍宿舍群的形成原因相互連結。(一)日治前時期:陽明山,昔稱草山,清代時其範圍包括山仔后、磺溪內、山豬湖,冷水坑等村莊。1大約在四百年以前,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在這裏建立了好幾世代的家園。周遭分佈有平埔族的毛﹝麻﹞少翁社、內北投社、雞柔社、大屯社、金包裏社與小雞籠社1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陳仲玉主持,〈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區遺址之研

5、究〉,1998年11月,頁22。12等聚落。在中國明末之前,漢人為了做生意乘船沿淡水河進出北投一帶,藉著以物易物的方式,拿瑪瑙等東西與原住民交換山區特產的硫磺,皆以貿易性質為主,並未長期居留。直到1661年後,鄭成功逐退了荷蘭人,在大屯山、七星山設立軍營。明朝滅亡,清廷在統治台灣之後,深感北部地區之重要性,於是鼓勵移民北上,閩、粵兩省移民陸續進入北部平原地帶從事開墾。而草山的開墾在士林一帶平地普遍被開墾后,便向永福、公館、新安、山仔后而3磺西內,進入平埔族人的領域,在漢番雜居、通婚的情況下,平埔族人逐漸被同化,或者遷徙到更偏僻之山

6、區。乾隆中葉以後,客家人為避免遭漳、泉二州人士械鬥波及,便遷移至芝山岩到山仔后一帶定居,但後來閩省移民又大量進入草山、竹子湖地區,客家人遂遷離本區南移至中壢一帶,草山地區終成為漳、泉人的世界。除了早期以來的硫磺開採產業外,4漢人在此墾荒最早以種植蕃薯、砍伐薪柴為主,到了水圳開成之後,才開始種植水稻,並在較陡之坡地種植茶葉、柑橘。當時居民對外交通,全賴墾荒者所開闢出來的山徑,其中以從金山經擎天崗、山豬湖到山仔后的魚路古道最為重要,它見證著整個5陽明山地區早期產業活動之更迭與歷來人文活動的遺跡。(二)日治時期對草山的文化象徵建構過在吳

7、瓊芬對於陽明山的地景變遷過程中之文化象徵研究中,針對於日治時期草山6的經營與空間意義的塑造分為四個階段,其中最主要的改變來自於溫泉的發掘與開發,台北至草山的道路於明治36年(1903年)以舊有小路拓築,1910年代各機關分在7山上設立療養所、團體浴場等,大正9年(1920年)北投至草山的公路通車,大正142詹素娟、劉益昌,《大台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凱達格蘭調查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195-223。3即由北投向十八份、頂湖、大坑而湖底。中華學術台灣新方誌編輯委員會,《陽明山新方誌》,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社,

8、1972年,頁7-8頁。4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陳儀深主持,〈陽明山國家公園清代暨日治時期產業開發史調查研究〉,1998年11月,頁6。5呂理昌《金包里大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條人文歷史步道》http://www.ymsnp.gov.tw/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