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分析及对策研究

徐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分析及对策研究

ID:34036483

大小:26.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徐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徐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徐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徐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徐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评价,然后与苏北其他城市及所辖县(市)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继而对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进行了讲述,以期得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小康社会;进程;对策;分析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实现“两个率先”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研究制定了《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13年版)

2、》。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评价1.以市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展情况(1)总体实现程度2015年,徐州市全面小康社会监测得分为89.9分,比2013年提高6.9分,距达标基准还差0.1分。低于全省和苏中平均水平6.7和5.4分,高于苏北平均水平1.3分,在纳入监测的苏中、苏北8市中(简称8市)排名第4位,居苏北第1位。比最高的南通市少7.0分,比最低的宿迁市高3.7分,与盐城市持平。五大类目标实现程度均已超过80%。其中,经济发展86.3%,人民生活80.6%,社会发展93.8%,民主法治100%,已达到目标要求,生态环境95.1%。(2)监测指

3、标完成情况达标指标持续增加。2015年,全市在36个监测指标中已达标18个,达到全部指标的半数,比2013年增加5个;达标指标个数8市排名第4位,少于全省平均水平,比最多的南通市少9??,比最少的连云港市多4个。未达标指标实现程度明显提升。全市未达标指标18个,其中多数指标实现程度已达到80%以上,实现程度在70%以下的指标有5个。2.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展情况(1)总体情况列入监测的6个县(市)区中,铜山和沛县综合得分分别为91.9和90.2分,邳州、新沂分别为89.7和88.5分,丰县、睢宁分别为86.2和86.9分。(2)监测指标完成

4、情况各地达标指标除睢宁外均超过半数。在36个监测指标中,最多的铜山、沛县和新沂均达到19个,睢宁为17个。二、与苏北其他城市及所辖县(市)区比较分析1.总体推进情况好于苏北平均水平全市综合实现程度居苏北前列。2015年,徐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综合得分高于苏北平均水平1.3分,在苏北5市中居首位,与盐城持平,分别高于连云港、淮安、宿迁3.3、1.6和3.7个百分点。2.五大类中部分类别有待提升从全市看,在全面小康监测统计的五大类指标中,徐州经济发展类、人民生活类和民主法治类3大类指标实现程度居苏北首位,社会发展类和生态环境类分别居第3和第4位。从

5、县域看,铜山、沛县和邳州大类指标推进协同性较好,在苏北28个县(市)区中位次总体靠前,但丰县、睢宁和新沂部分大类指标位次居10位以后。3.监测指标实现程度差距明显(1)苏北5市监测指标实现程度2015年,36个监测指标中徐州市有18个指标已达标,比苏北平均水平多2个,淮安、盐城和宿迁已达标指标均为16个,连云港14个;实现程度在80%~100%之间的指标有11个,低于苏北平均水平1个;实现程度低于80%的指标有7个,较苏北平均水平少1个。(2)苏北28个县(市)区监测指标实现程度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指标基本集中在城镇化率、现代教育发展水平、文化产业

6、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城镇绿化覆盖率、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单位GDP能耗、城镇污水处理达标率等指标上。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徐州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指标实现程度、工作推进难度和苏北率先达标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难点。1.从指标实现程度看(1)以市为单位达小康的弱项和难点指标。(2)以县(市)区为单位达小康的弱项和难点指标。2.从工作推进难度看一是核心指标推进难度大。二是结构指标需加快推进。三

7、是环境类指标需持续改善。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路径1.突出中心任务。2.突破重点地区。3.力推关键指标。4.补齐发展短板。五、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徐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确保如期实现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力推经济增长,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加快富民步伐,促进全民共享全面小康成果。3.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实现县域发展新突破。4.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5.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6.加强统计监测,建立健全高效推进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