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铨选制度流变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

ID:34062419

大小:14.92 MB

页数:260页

时间:2019-03-03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_第1页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_第2页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_第3页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_第4页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028S清季铨选制度流变TheTransformationoftheOfficialSelectionSysteminLateQingDynasty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申请人:张季指导教师:关晓红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璐私委员: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二0O八年十二月。,+●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2、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咯日期:泐拿年/。月汐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琵毽导师签名:触

3、一日期:w学年/2月汐日日期:≯孵/≥月砂日清季铨选制度流变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张季指导老师:关晓红教授摘要铨选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入仕人才的选拔机制,对于维系王朝统治的正常运行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满清入关后,在承袭明制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其职官体系相适应的文、武官员铨选制度,保障了政令畅通与政局稳定。道光以降,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清廷开始被迫采取种种措施以应对,铨选制度随之发生变革。其变化上承戊戌以来的变法思绪,下启民国初年的文官制度,既反映了近代社会巨变下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又折射出西风东渐后观念转移对制度变革的

4、影响,以及与相关制度及官制改革等多层面的互动关系。时势与社会变迁对人才类型的不同需求,从根本上导致了铨选制度的变革。咸同之际,频繁战事与对外交涉,使原由文官正途出身的官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各项能员借保举、捐纳等途径晋身仕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铨选机制运转不灵的弊端,也对正途造成了较大冲击。光宣之交,新的国内外形势及新政的推行,使各地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同增,选材观念的转移推动了清廷取官重心发生改变,即由原文官多从科举、武官自行伍,转向近代学堂及游学生。清廷开始实行学堂毕业和游学生廷试授职,取士与取官出现

5、合而为一的趋势。1905年后,科举虽废,但由举贡考职、考试优拔等晋身者依然众多,加之通过捐纳、保举晋身者难以遏制,清季铨选途径芜杂不堪,形成多途并进、新旧杂糅的复杂态势。由此导致候选官员队伍畸形膨胀,铨法壅滞,难以施行。职官体系与铨选制度相辅相成,一方的变化会随之引起另一方的变更。成同之际,为及时处理各种政务、军务,督抚及统兵大臣纷纷设立各局所,幕府因此出现职官化趋势。督抚奏调、奏留办事能员频繁,且委署员缺多不拘例章,保举、捐纳的破格也进一步推动了督抚用人权的扩张,导致铨法的破坏。光宣之际,为适应新的形势,清

6、廷开始了官制改革,试图建立新的职官体系。因既往的铨选制度难以选拔现实所需人才,新设与改设各部院选材用人不拘旧章,大批奏调、奏留专门人才,委署员缺也不拘文法;与部院情况相似,各直省督抚在办理学务、新军、警务等新政事务中,局所设置不断增加,选材用人也更加注重专门,奏调、奏留各类专业人才,补署员缺亦多违旧例。部院及各直省督抚选材用人方式的花样百出、不循规制,很大程度上僭越了吏部及兵部的权力,在客观上造成了与吏部、兵部(陆军部)等铨选机构的权力争夺;同时,各督抚与其他部院也因此而产生诸多人事纷争。吏部及陆军部——军谘

7、处(府)等虽经一再努力限制,试图适应变化的时局,但无法遏制部院及督抚选材用人突破例章的趋势,最终权力丧失、威权不再。此时清廷苦心造就的内外相维、大小相制的权力制衡体制已然演变为内外纷争、大小争强。为疏通仕途、重建新的铨选制度,新政时期清廷开始取法西方,酝酿施行文官考试制度;并在内官改制初期先后设练兵处、裁撤兵部,成立陆军部、海军处(部)、军谘处(府)等,试图建立新的武官铨选体制。而于1911年5月宣布责任内阁成立时,进一步裁撤吏部,设立内阁叙官局,制定新的铨法。尽管辛亥革命中清朝的迅速覆亡,使得此前改革铨选的

8、种种努力未及显效,新的铨选制度尚未真正确立,但其间选材观念的转变、留学生毕业回国考试授职、学堂毕业生的实官奖励、文官制度的酝酿及曲折反复,以及直省与各部选材用人的尝试,却为民国初年铨选制度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近代政治制度变革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关键词:清季铨选制度流变文官制度吏部llTheTransformationoftheOfficialSelectionSyste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