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

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

ID:34069242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_第1页
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_第2页
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_第3页
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_第4页
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_第5页
资源描述:

《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2012-1-1915:19阅读(3)下一篇:一个销售冠军的30... 

2、返回日志列表·转载(1)·分享(1)·评论·复制地址·更多壬辰年大寒至春分时令养生提示刘承恩一、节气概况壬辰年大寒(2012年1月21日)至春分(2012年3月20日)为一年六步气的一之气。期间共经历大寒、立春(2月4日)、雨水(2月19日)、惊蛰(3月5日)四个节气,共计约60天。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此日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300°。但对于时令养生来说,大寒是一年运气变化的开始。2012年1月21日进入二十

3、四节气中的大寒,壬辰年的运气变化拉开了序幕,开始对北半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后15天的2月4日进入立春节气,“春打六九头”,立春节气标志着一年四季中春季的开始。立春后15天是雨水,气温回升、冰雪融化,“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大自然的万物开始从冬眠的状态中苏醒过来,阳气萌发。大寒至春分这60天内,太阳直射点继续逐渐向北偏移,北半球逐渐偏向太阳(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逐渐偏离太阳(昼渐短、夜渐

4、长),至春分节气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此日“阴阳相半”,昼夜平分。二、时令分析(一)气候特点壬辰年统运为木运太过,是主宰壬辰年一年气候的主旋律。司天之气为太阳寒水,水能涵木,在泉之气为太阴湿土,土受木制,《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谓之“化气不政,生气独治”,故纵观全年,由于木运的统领,气候可能多风或风较大,“风气流行”。从气的方面讲,壬辰年第一步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阳相火,为相得,主气生客气为顺。因为这步气兼跨冬春两季,故可被分为两个阶段。下面分别说明。1.大寒至立春大寒至立春的15天为“冬行盛夏令”。此时仍处于冬

5、季,但盛夏的客气到来,夏应火。而且木运太过带来了风气,风能胜湿,易生燥。这种外界寒冷与人体内燥热的矛盾是辛卯年六之气的延续。不同的是,辛卯年六之气处于水运不及,人的肾容易虚阳外越,令人肾阴虚而腰酸体乏;壬辰年的大寒至立春,人的肝气生发太快,而天气正“大寒”,易形成肝郁,故应注意养肝。2.立春至春分立春至春分的约45天为“春行盛夏令”,燥热之气更加明显。此间太阳直射点逐渐由南回归线北移,在春分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北半球逐渐偏向太阳,获得的热量逐渐增大。(二)对人和植物的影响由于木运太过,加之“春行盛夏令”,天地之间生发之

6、气太过,而人的阳气尚处于萌发状态,当人的阳气不及客气生发,更因辛卯年冬天“冬行夏令”,未能有效藏阳,导致肝气不足。肝气不足者则会产生气虚的表现,引起感冒乃至心脏不适。相反,气盛血热的人,因阳气生发不畅,压力聚集于头,易形成头晕目眩或生疮疖。三、养生要点养生的根本原则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春季调养的重点是使人的生命节律符合春生的自然节律,顺之则康,逆之则病。(一)一之气预防的主要疾病1.消化系统疾病。由于五行间的生克关系为肝木克脾土,故在此木运太过之年,肝木易对脾土产生乘证,即脾土易受肝

7、木抑制而出现“脾郁”。人的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肉,脏腑皆为肉成,故脾郁时人易出现食欲及饮食量的下降,同时还容易出现腹胀感、肠满感或身体沉重的感觉。由于脾受抑郁,人在情志上容易出现心中郁闷,感觉委屈的情绪。2.晕眩之症。此证易发生于两类人。一类是肝气太过者。“春气者,病在头”,人的阳气受“春行盛夏令”的影响生发太快,但人的毛孔未处于夏季的开放状态,故阳气易壅滞于头部导致头晕目眩;另一类是肝气虚者。因自身肝气生发无力,不及天地间盛夏之气的释放而导致头晕目眩。(二)调养指导1.体质偏虚、寒者:肝气虚者宜亥初(以下时辰均参见附2

8、《一日时间对照表》)睡觉,宜卯初补肝气;肝阴不足者,宜亥初滋养肝阴;肾阳虚者卯初补肾阳;脾阳虚者宜辰初、巳初健脾益气。2.体质偏实、热者:肝气盛者宜申初、酉初疏肝降热;肺肾有热者,宜申初、酉初滋阴凉血。3.体质平和者:应采取即时调理。气短乏力,即时补肝气;身冷背凉,即时补肾阳;胃凉或胃胀,即时温脾和胃。(三)生活指导1.起居方面一日当中同样存在着“四季”的划分(以北京地区北京时间为例):3-9点为“日春”,9-15点为“日夏”,15-21点为“日秋”,21-3点为“日冬”。3点为一天的“立春”,5点为“惊蛰”,6点为“

9、春分”,21点为“立冬”。(1)时间:晚上21点前睡觉(不晚于22点)以利于阳气潜藏,老年人及儿童应在晚20点前入睡为好。早上宜在3-5点间起床,以利于阳气生发。日冬睡眠犹如为人体“充电”,晚睡易耗伤阳气,久则气血匮乏损害健康。惊蛰不起则会使得阳气生发不利,人易头昏沉、烦闷、腰膝酸软等。早起活动后如觉困倦,可再睡回笼觉。古代养生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