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doc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doc

ID:34106937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1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2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3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4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北方交大附中02-0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第Ⅰ卷(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嫉(jí)恨谛(dì)听锲(qiè)而不舍B.绵亘(gēng)玫瑰(guī)杳(yǎo)无音信C.自诩(xǔ)荫庇(bì)刎颈(jìng)之交D.脚趾(zhǐ)曲(qǔ)折生杀予(yǔ)夺2.依次填入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写信去叫他。②住所左近的山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着地面。③一部《水浒传》,近百万言,作者却并

2、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的万里长城。A.直率遮盖洋洋洒洒举世闻名B.轻率遮蔽洋洋洒洒举世闻名C.直率遮盖酣畅淋漓众所周知D.轻率遮蔽酣畅淋漓众所周知3.用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称为视觉仿生②统称为感觉仿生③感觉仿生已经成为目前仿生学的发展重点④探索人和动物眼睛奥秘的仿生学研究工作⑤它跟听觉仿生、嗅觉仿生、触觉仿生和味觉仿生一起A.④②⑤①③B.④①③⑤②C.④①⑤②③D.③⑤①④②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工商管理人员根据有关国家的法令、法规,对市场上假冒名牌的产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清理。B.这

3、种蔬菜,具有鲜嫩味美、无农药和化肥污染、保鲜期长,很受京城大饭店的欢迎。C.由于客队的严密防守,积极拼抢,使主队凭借主场之利速战速决的计划变得非常困难了。D.与这家坐落在喧闹大街上的豪华饭店相邻的,是一家门面很一般而菜肴却别具特色的小餐馆。5.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宰牛烹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D.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阅读《劝学》(节选),完成6—10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

4、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辕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搞暴,不复挺者,轹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中:zhōngB.吾

5、尝跛而望矣跛:zhīC.声非加疾疾:jīD。假舆马者舆:yú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慧B.而闻者彰彰:清楚C.而绝江河绝:渡过D.君子生非异也生:习性8.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而寒于水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而至千里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B.两个“于”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C.两个“于”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9.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学不可以已②金就砺则利A.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会锋利。B.学习不可以停止。

6、金属靠拢磨刀石就会锋利。C.学习不可以停止。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会锋利。D.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金属靠拢磨刀石就会锋利。10.对上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文三处提到了“君子”,而其意义不同,按照顺序它们分别指“有学问的人”、“品格高尚的人”和“统治者”。B.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C.第二段形象地论证并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在获取知识和培养品德中的巨大作用。D.上文反复运用了同类事物设喻,比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论证了同一个道理。第Ⅱ卷(共30分)一、(7分)阅读下

7、面这首宋诗,完成1—3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1.诗中的“雪”指的是。2.诗中第一句和第二句反复咏唱美好春光,这样反复咏唱的作用是什么?答:3.你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二(10分)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