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_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

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_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

ID:34126910

大小:580.7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_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_第1页
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_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_第2页
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_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_第3页
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_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_第4页
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_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_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9·理论法前沿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曲广娣摘要:流浪、乞讨现象的存在,是社会、流浪求乞者以及施舍者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法律对此进行规制时,须客观正视诸方面因素,追寻因果链条,设定规范,调整策略。在兼顾秩序和自由的价值的同时,亦可以尝试以新的方式———沟通和说服———来引导、重构流浪乞讨这一社会问题。关键词:流浪;乞讨;原因和条件;沟通中图分类号:DF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08)01-0029-11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着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并不悲哀,

2、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鲁迅《野草·求乞者》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马太福音》第19篇一、流浪与乞讨的关系“流浪”一词,如果不是在立法上和“乞讨”放在一起,引起我们联想的多会是一种自在、浪漫的生活场景,为了自由和理想而离开家乡各处漂泊,是一种主动的充满哲学智慧的人生选择和体验。虽居无定所,但经济自主,因而不仅不会如法律规范下的流浪者般与乞丐流一同被人歧视、厌恶,反而因见识过大千世界而为许多人所钦羡。关于此的最鲜明印象怕是撒哈拉沙海中美丽执着的三毛,还有那

3、些驮着厚厚背包的远足者。法律不扼杀浪漫,只要这种浪漫对社会构不成威胁。富人的流浪与穷人的流浪,或者说主动的流浪与被动的流浪,根本的区别在于谁来买单。那种有着一定经济自主能力的自费“流浪”,因对社会对他人的生活无大的干涉而不是立法所要关注的,也不是本文所着重讨论的。本文所讨论的“流浪”一如法律文本所界定的,是指因“生活无着”而引发的被动的人生选择。因为生计所迫,这种流浪就与乞讨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流浪状态下,乞讨成了最易求的维持生存的手段。但二者也有不同,流浪不一定乞讨,乞讨也不一定流浪。因生活无着而流浪,有些人会去乞讨,有些人未必乞讨。流浪的特点是居无定所,所以生活无着状态下的流浪

4、者除乞讨外还可以在颠沛流离的状态下[作者简介]曲广娣(1973年—),女,北京大学法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30·北方法学第2卷总第7期选择打零工、卖艺或从事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方式维持生存。同样,因生活无着而乞讨,有些人会流浪,有些人不会流浪。也有一些乞丐失去了生计,但并未露宿街头,仍然有固定的住所或自己的房屋,所以,乞丐是指以讨取食品、钱物为生计的人。只有那些既居无定所又全靠施舍生存的人才既是流浪者又是乞丐,除此而外的其他人则只具有或者乞丐或者流浪者的单一身份。但常见的状态是乞讨着流浪,流浪着乞讨。居无定所是流浪的核心特征,历史上流民或流浪者的产生多是因其在居住地无法生存

5、———①或因自然灾害或战争导致生民大众流离失所,或因个人原因导致驱逐离乡、惧祸外逃,流浪途中生活无着,无奈多以乞讨为生,所以是流浪着乞讨;而乞讨者多是到外乡乞讨,呈现流浪状态。之所以流浪着乞讨,原因在于:贫困人口乡村比较多,农民又普遍处于贫困状态,互相间无力帮助。这也是立法专门规范的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原因。另外,乞讨毕竟是有失尊严的事情,乡村小范围内,互相熟识,伸手求乞,难免羞愧。而这种羞耻感到了陌生人面前,程度就会大大降低。所以,乞丐尊严的放弃也不是彻底的,大多只是在陌生人的社会里放弃,在熟人的环境里,这种羞耻感还是多少存在的。而且,在外乡人面前,对苦难遭遇的叙述与表演也可

6、以比在熟人面前更加夸大和无所顾忌,因为引人同情的效果更好也更有助于其乞讨的成功,并且求乞于陌生人也不必承负日后报偿的负担。所以,乞讨者多流浪。流浪、乞讨人员身份的交叠使得立法将他们放到一起加以规范,这种并案规范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势也使得我们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上常把乞丐和流浪者混为一谈,并把关注的重心倾斜到乞讨问题上。事实上,立法将二者放在一起来考虑的更深层原因还在于流浪与乞讨有着共同的社会关注点:生活无着———涉及救助的社会责任;不稳定并具有反社会性———涉及社会的秩序和安全。一般来说,流浪乞讨人员的组成大致有如下情形:(一)偶然的乞讨。因一时遇有特殊困难,临时乞②讨,以度难关。包括天

7、灾人祸、治病、求学、上访以及因务工、出走等而羁泊异乡。(二)惯常的乞讨。以乞讨为职业的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身体残弱,无劳动能力而以乞讨为生,这些人虽可以接受救助或享受相关的社会福利,但因为乞讨有利可图而不接受救助;另一种是身体健全但好逸恶劳靠乞讨为生,主要是社会闲杂、懒散人员。(三)以乞讨为幌子,从事违法犯罪行为。一般来说,为救一时之难和身体残弱、丧失生计不得已靠乞讨为生的人是我们意识中愿意接受的乞丐,不妨称之为“真乞丐”。但事实上,生活中常见的更多是身体健全但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