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

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

ID:34150048

大小:59.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4

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_第1页
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_第2页
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_第3页
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_第4页
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论视角下《装在套子里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探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从文本的语言运用、展示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百态三个角度解读不同译本所突出的目的论的原则,从而对《装在套子里的人》所体现的俄国特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对翻译实践技巧与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关键词:目的论《装在套子里的人》翻译对比特色文化因素早在20世纪初,我国就开始了对契诃夫小说的译介,现当代文学中很多大师都深受其影响。鲁迅曾对契诃夫小说的翻译与介绍做出过重要作用,法国重要思想家西蒙•波伏娃指出鲁迅与契诃夫的相近之

2、处;大师巴金塑造的人物也与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对其作品的研究也有较大的发展和颇丰的成果,尤其是对他塑造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知名人物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但他们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不同中文译本间的比较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笔者选定一个视角,从翻译目的论出发,说明在不用原则的影响下译文的差别,并通过对比,力求更细致地、全面地揭示《装在套子里的人》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让读者对这一文章有更深刻的把握,进而对契诃夫这位文学巨匠的研究更深入,这便是本文的立意所在。一、理论基础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功能主义

3、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观点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的对等理论,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性,指出翻译想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和方式方法。赖斯把Skopos(希腊语,"目的”之意)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的理论中,奠定了目的论的理论基础,后与弗米尔合作在1984年出版了《翻译理论基础》一书。在目的论的结构框架中,他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译文的接受者这一群体一一他们掌握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有着不同的期待,因而成为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在目的论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目的原则一一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但主要指对受众产生交际功

4、能;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一一符合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的要求,即通常所说的译本应易于读者接受并忠实于原文;忠诚性原则一一从道义出发,保有对原作者的尊重并与其要表现的意图一致。理论上,后两个原则服从于目的性。二、《装在套子里的人》概述《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优秀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主人公别里科夫生活在俄国变革之风兴起,农奴制度濒临崩溃的时代,社会笼罩在压抑和恐惧的氛围之下,自由的社会舆论被禁止,普通的街谈巷议都可能招致灾难,反动统治的爪牙遍布全国,人人都有可能是告密者。在白色恐怖高压下,人们心惊胆战,为了维持现行生活,

5、人们将自己从内到外装在套子里,严守生活、行动的条条框框,禁锢思想。别里科夫就是众多套中人中的一个,他胆小怕事,现实常常让他感到心神不宁、惴惴不安,他总是反复地说着“千万别惹出什么乱子来”,他成为沙皇反动统治毒害下的受害者,却又助纣为虐,行动上乃至精神上打压一切新的现象,束缚一切新的思想,把周围的人也装在套子里。三、目的论视角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特色文化翻译对比(一)具体语言描述作为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在文学创作中,语言以简练、简洁著称,赋幽默于深意。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更是运用幽默的语气、夸张的手法,将讽刺的语言艺

6、术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套中人”和与套子特点相关的描写体现出俄国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文化,并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1.对套中人特点的描述本文所选三个译本一一刘若与邓蜀平合译本、于晓波译本、汝龙译本(为方便论述,以下分别简称译本一、译本二、译本三)都遵循了目的原则,按受众期待接受的语境和语言方式来进行翻译。译本三发行于20世纪50年代,相对较早,且译者本身对契诃夫有深入的研究,因此译注是注重细节、语言精练,如“一句话,在这个人身上可以观察到一种经常的和难忍难熬的心意,总想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给自己做一个所谓的套子,以便同人世隔绝,

7、不致受到外界影响。”而译本二被收入了《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是适合于大众的小说读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在译文上表现得就更为通俗,注解也更详尽。同样一句译为“总之,在这个人永远可以看出有一种难以压抑的愿望一一把自己包在壳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所谓的套子,好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影响。”2.套中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译本一:……他把我们逼得喘不过气来,我们只好让步……原文中并无“喘不过气”之类词的相关描述,译者根据目的论的忠实原则与忠诚原则,结合语境,高度揭示社会的病态并突出“套中人”的反动本质,他们不仅是衣着上、生活方式上把自己装在

8、套子里,也不仅仅是性格上孤僻保守,更是精神上的禁锢和自我封闭,“套中人”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专制制度的爪牙,压抑着人们的行动和思想。(二)历史文化1.复姓文化译本一:伊凡•伊凡内奇有一个相当古怪的复姓:奇木沙一喜马拉雅斯基。这个姓和他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