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复习-教育学模块(部分知识整理)

教师招考复习-教育学模块(部分知识整理)

ID:34173097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教师招考复习-教育学模块(部分知识整理)_第1页
教师招考复习-教育学模块(部分知识整理)_第2页
教师招考复习-教育学模块(部分知识整理)_第3页
教师招考复习-教育学模块(部分知识整理)_第4页
教师招考复习-教育学模块(部分知识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复习-教育学模块(部分知识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学模块(知识整理)1、教育学及其发展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发展:①教育学的萌芽:(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论语》重视因材施教墨翟——显学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追求理性知识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要结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理性是灵魂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追求理想就是追求美德②教育学的建立:教育

2、学的形成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你讲授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④当代教育学:多元化格局2、教育及其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发展:①古代教育(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古代中国孔子私学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古代埃及文士学校古代希腊、罗马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②文

3、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文艺复兴运动③近代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④20世纪后的教育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得影响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

4、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与科技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①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教育与文化)①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②教育与文化相互依

5、存、相互制约。4、教育与个体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①遗传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不能决定个体身心发展。②环境作用: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

6、种可能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③学校教育作用: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④个体主观能动性作用:个体身心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内因才能起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5、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广义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7、,狭义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指导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教育无目的论(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智力两方面的和谐发

8、展;③要适应时代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6,、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