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模块(根据考纲整理)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模块(根据考纲整理)

ID:41548094

大小:61.7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27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模块(根据考纲整理)_第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模块(根据考纲整理)_第2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模块(根据考纲整理)_第3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模块(根据考纲整理)_第4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模块(根据考纲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模块(根据考纲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模块1・教育学及其发展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2.教育及其发展“教育”最早《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教,上所施,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教育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01选择题)教育的起源:名称代表人物核心观点1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学说教育目的是体现神的意志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

2、、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否定社会性3心理起源说孟禄(02选择题)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否定目的性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的发展:(一)古代教育1古代中国:奴隶社会:①学校的产生在奴隶社会的初期;②奴隶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封建社会:①封建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②“二馆”: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国学”和“乡学: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僧侣),主要教育内容是《吠陀》,教育活动: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3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

3、的一大特征。4古代欧洲希腊、罗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朝育是欧洲双隶社会的教育体系;封建社会的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古代教育的特征:(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二)文艺复兴的欧洲:反对封建文化、反对神性、平等友爱、反对禁欲主义(三)近代社会的教育(16世纪以后)表现:1教育的国家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脱离出来。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4教育的法制化。(四)20世纪当代教育的发展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

4、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1、终身教育:(1)提出者:法国的保罗朗格朗,代表作是《终身教育引论》。(2)终身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2、民主化:否定专制,包含教育机会均等、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育方式的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等。3、多元化:否定单一性和统一性。独立形态阶段教育著作举例: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2]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卜英国哲学家洛克岀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

5、士教育”理论。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提岀“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瑞士教育家裴斯秦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学校教育制度:(放在后面学校教育制度一节)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1、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1)孔子《论语》及其教育思想:①论教育对象7有教无类”;②论教育作用:学而知之;③论教育目的:

6、学而优则仕;④:论教育内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⑤论教学原则和方法:a.因材施教: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膨(gn);b.巩固性原则:温故而知新;c.启发性原则f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d.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孔子《学记》及其教育思想:①论教育的功能: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②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③论教育教学原则:a.教学相长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b.尊师重道「师严而后道尊。“c.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

7、息必有居学”(强调课内外相结合);④豫时孙摩:a•预防原则;b.及时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1不陵节而施“学不踵等”;d.学习观摩原则;⑤启发原则:开而弗达;⑥长善救失。2、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i产婆术”,揭示了启发性原则。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名称作品核心点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世界图解》教育学独立的标志;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