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

探讨中药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

ID:34227852

大小:57.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探讨中药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探讨中药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探讨中药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探讨中药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中药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中药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孙凯张岭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72【摘要】目的:应用中药牙髓失活剂进行无痛去髓,观察其使牙髓失活的效果。方法:对236例慢性牙髓炎与急性牙髓炎开髓引流的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127例,以中药失活剂进行牙髓失活处理,对照组109例,以砒失活剂进行牙髓失活处理,72h(或48h)后复诊观察患者疼痛反应与牙周损伤情况。结果:中药失活剂的总有效率为93.70%,与碑失活剂比较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中药组II级、111级疼痛发生率为7.88%,对照组为28

2、.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9,P<0.05)o中药组未见II级、III级牙周损伤,对照组II级、III级牙周损伤的发牛率为16.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二18.29,PV0.05)。结论:中药牙髓失活剂可减轻封药疼痛程度和牙周组织的损伤,应用于牙髓失活是安全有效的。【关键词】牙髓失活剂;中药;中医口腔【中图分类号1R27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764-8999(2015)7-0414-02牙痛是口腔诊疗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约占患者主述的2/3,而牙痛由牙髓病变引

3、起的约占60%。加之在治疗过程中同样会引起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牙体牙髓治疗中可应用的镇痛剂一肓以来都是国内外牙科医牛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目前已有的牙髓治疗镇痛方法主要包括局部麻醉、针麻、电子麻醉、激光镇痛和牙髓失活等,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既然牙髓失活是牙髓病主要的无痛治疗方法,失活剂的无痛效果和安全性肓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和远期的恢复效果。通常临床多采用亚碑酸失活剂,其为一种剧毒药物,安全性极差,对组织毒性作用无自限性且封药时间长破坏牙深层组织,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残留与牙髓牙周对人体造

4、成诸多潜在危害。另多聚甲醛失活剂安全性优于亚神酸失活剂,但显效缓慢,对恒牙牙髓的失活效果不稳定。牙髓失活的的无痛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本文即应用中药牙髓失活剂对患者进行牙髓失活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门诊就诊的需行牙髓失活的急慢性牙髓炎患者236例,其中男性患者no例,女性患者126例,年龄18-72岁。从中随机选取127例为中药失活剂组(中药组),其中后牙邻面洞患者63例。109例为神失活剂组(对照组),其中后牙邻面洞患者56例。1.2牙髓失活剂中药牙髓失活剂成分组成为

5、白降丹、蟾酥、可卡因,95%乙醇,以甘油使之相融调成糊状备用。亚神酸失活剂购自上海运佳黃浦制药有限公司。1.3适应症急性牙髓炎开髓引流后1・2天,慢性牙髓炎。1.4治疗方法去除牙腐质,充分暴露穿髓点,干燥窝洞,立即放入粟粒大小失活剂并以丁香油水门汀密封窝洞。72小吋后复诊观察两组封药后的失活效果和疼痛反应及牙周损伤程度,对于血运丰富、组织液渗出较多的年轻患者的牙髓,令其48小时后复诊观察。操作全程不得更换治疗医师。1.5效果评价1.5.1牙髓失活效果显效:去除冠髓、根髓均无疼痛感。有效:去除冠髓无疼痛感,去除根髓微痛,治疗

6、能进行。无效:去除冠髓疼痛感明显,治疗无法继续进行,需重新封失活剂或在局麻下去髓。1.5.2封药后牙周反应与牙周组织损伤程度分级0级:封药后无疼痛感,牙周组织正常。1级:封药后有短暂轻微疼痛感,局部牙龈发白或出现轻度糜烂。II级:封药后有疼痛感但可耐受或服用止痛药后可缓解,局部牙龈坏死。III级:封药后感剧烈疼痛需去除失活剂,局部牙槽骨出现坏死或牙周组织现红肿。1.6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用表示,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干预组各指标间的统计学差异。检验水准:α=0.05o2

7、结果2.1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的失活效果(见表1)。中药组未见II级、III级牙周损伤,对照组II级、III级牙周损伤的发生率为16.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9,PV0.05)。3讨论中药白降丹具有去腐生肌,燥湿杀虫等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高汞,当与粘膜接触时,其内含有的汞离子因其毒性作用,与组织中的蛋白质生成不溶解的变性蛋白盐而沉淀,因此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使组织收敛便化,甚至变性坏死的作用[1]。同时,白降丹中的雄黃内含硫化神参与牙髓失活,蟾酥可在短时间内麻痹神经达到无痛操作的

8、目的。蟾酥始见于《药性论》,原名蟾赊眉脂。《本草衍义》有蟾酥之名,云“眉间有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单(纸)上,入药用。”其来源于蟾赊科中华大蟾赊或黑眶蟾赊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现代工艺加工而成,其味甘辛,性温,有毒,具有消肿、解毒、强心开窍之功效。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历来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