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案)

隆中对(教案)

ID:34245169

大小:9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隆中对(教案)_第1页
隆中对(教案)_第2页
隆中对(教案)_第3页
隆中对(教案)_第4页
隆中对(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隆中对(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课题23、《隆中对》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对”的有关知识,了解三国文化。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能力目标2、朗读文言课文,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情感目标3、学习文中对天下形势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辨力。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介绍“对”的有关知识及三国文化。教学难点2、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教学具准备九上课本资料幻灯片如何解决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意,再结合工具书疏通文义,并结合课文背景了解三国文化。如何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语,并结合故事背

2、景了解三国文化。需要识记和强调的问题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与作者。2、了解三国文化。板书设计23、《隆中对》陈寿(一)、解题: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2.“对”,对策。(二)、疏通文意[躬]亲自。[信然]确实这样。[信]通“伸”,伸张。[已来]已,通“以”[非临…,抑亦]不仅……而且[殆]大概。[胄]后代。[总揽]广泛地罗致。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诚如是]确实像这样。教学活动预设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时设计一、导入新课:二、解题三、整体感知:四、一导入:《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二、教师解题: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1、默读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完成课后练习题一)4、教师领读课文。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让学生了解本文的题目的含义、写作背景及文体、出处。让学生通过工具书了解:《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

4、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要求学生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信然]确实这样。用《临江仙》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能力,学习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来梳理课文内容。第一课时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疏通文意。五、课堂小结六、作业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5、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4、请学生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已来]已,通“以”[非临…,抑亦]不仅……而且[利]物资。[尽]全部取得[殆]大概。[资]资助,给予。[险塞]地势险要。[成]成就,创建。[暗弱]昏庸懦弱。[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胄]后代。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作业:1.完成练习册P102页2.3.42.复习并默记《词语积累》内容【谓……曰】对……说。[就见]到那里拜访。[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

6、,招致,引来。[遂]于是,就。[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信]通“伸”,伸张。[已]停止,罢休。[安]疑问代词,怎么。[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箪”和“壶”是形容词作状语,表工具。箪,用箪。壶,用水壶。[诚如是]确实像这样。培养学生在翻译课文时抓住重点词语。第一课时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教学反思:课题23、《隆中对》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情感目标3、认识、了解诸葛亮

7、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教学难点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教学具准备九上课本资料幻灯片如何解决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寻找文中的人物,对照当时的东汉未年割据图,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分析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的正确性。祁连乡教育辅导站教案如何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当时天下形势,理解《隆中对》中所体现出来的诸葛亮的卓越才能以及远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