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运动-说课材料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

ID:34247038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_第1页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_第2页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_第3页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谐运动-说课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谐运动》说课材料王河一、教材分析《简谐运动》这一节是第九章第一节。这一节内容是研究周期性运动的一种方法。学习本节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的地位,重点确定为:作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特点及其运动规律。这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本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本节的难点是:(1)作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特点(2)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这是因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必须经过感性认识、实践、理性认识、再实践、直至上升到理

2、论,最后又指导实践。因此,使学生头脑中的新知识在原知识结构上进行改组、顺应、同化是比较困难的。难点突破:找新旧知识连接点。物体做匀加速自由落体运动的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是什么;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是什么;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是什么;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一)知识目标1、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的教育,从而进行德育教育。2、知道机械振动是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知道机械振动的概念。3、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以及物体在什么样的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4、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5

3、、知道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知道判断简谐运动的方法以及研究简谐运动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对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精神的培养。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3、指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方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学导式综合运用。理由:(1)这种方法属于教育理论的启发式。4(2)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3)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手段:讨论式、多媒体计算机理由:(1)提高学生兴趣。(2)注意力集中。(3)提高课堂吸

4、收率一、学法指导教学问题实际上就是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本节课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联想、学会对比、学会归纳、学会总结。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四让”来体现的,即“概念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道理让学生讲,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完全使学生从原来的学会向会学转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如何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学方法。二、教学程序的设计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本节的课堂程序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处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未知领域内

5、,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不断探索、不断解决、不断总结,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作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特点及其运动规律,这样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同时,学生还学到了类比、归纳等学习方法。1、创设情景,大屏幕演示简谐运动并提出问题2、分组研究、讨论,学生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在组内公布,答案不一致的进行讨论。这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中共同学习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一种体验。然后每组同学将讨论结果在班内公布,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3、联想猜测,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4、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5、巩固训练,加

6、深印象,巩固新知6、作业布置,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分层次教学的充分体现,同时通过思考题在课下继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五、教学程序的设计本节课在程序上分为“问题提出—历史介绍—方法讲解—模拟训练—联想猜测—研究发现—归纳总结—作业布置”等八个阶段。1、问题提出4本节课将计算y=x2在〔0,1〕上的曲边梯形的面积,那么如何计算呢?心理学表明:思维从疑问开始,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启动,同时这个曲边梯形并不象正方形、长方形、圆、扇形等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利用,它没有现成的公式可用,问题本身具有新鲜感和诱惑力,极大地引起了学

7、生的兴趣,这样引入符合教学论中的激发性原则。2、历史介绍介绍300年前,牛顿、卡瓦列利、瓦里士等著名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一下数学史,了解一下大科学家对这个问题本身的看法,由于学生的大科学家的崇拜,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事迹的介绍,也是对学生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精神的教育。这也符合教学论中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3、方法讲解由于微积分的发展完善经过了近千年历史,所以微积分思想方法不适合让学生在课上自己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即自学式;所以由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地模拟、演示、描述,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再

8、逐步上升到理性上的认识,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即先由感性认识再逐步上升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